心臟病治療大突破!新免疫療法能「逆轉」膽固醇傷害
紀麗君/核稿編輯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根據科學新聞網站《SciTechDaily》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最近揭示了膽固醇損害心臟的一種全新機制,並開發出一種實驗性的免疫療法,有望從根本上逆轉這種傷害。該研究發現,膽固醇竟能直接入侵心臟肌肉細胞的「發電廠」粒線體,從而引發心臟的「能源危機」。
這項由西班牙巴塞隆納生物醫學研究所(IIBB-CSIC)主導,並發表於《脂質研究期刊》(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的跨國研究,為心血管疾病的治療帶來了全新思路。
過去的研究已知,在肥胖、糖尿病或高膽固醇等情況下,心臟功能會惡化。而這項新研究首次揭示了其內在的細胞機制:由脂蛋白攜帶的膽固醇,並非僅僅堆積在血管壁上,而是會透過心肌細胞表面的LRP1受體,直接「滲透」到細胞內部的粒線體中。
粒線體是心臟細胞的能量核心,佔據了心肌細胞近1/3的體積,負責為心臟的持續跳動提供源源不絕的能量。一旦膽固醇在粒線體內大量積累,便會破壞其精密結構,損害其能量生產鏈,最終導致心肌細胞功能衰竭。
研究團隊的首席作者Vicenta Llorente-Cortés博士解釋:「我們揭示了1個前所未見的機制:膽固醇不只影響血管,它還能實際穿透心臟的粒線體,從內部瓦解心臟功能。」
為反制這一有害機制,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實驗性的單株抗體免疫療法。這種抗體能精準地靶向並阻斷LRP1受體的特定區域,如同一個「守門員」,阻止膽固醇從細胞外部被運送至粒線體內。
在與人類脂質狀況相似的兔子模型實驗中,這種免疫療法取得了顯著成效。它不僅成功阻止了膽固醇在粒線體內的積累,還逆轉了已造成的損害,使粒線體的結構與能量生產效率恢復正常。
分析指出,這項發現具有重大的臨床應用潛力。目前的心血管疾病療法,多半集中於控制血壓或血漿中的膽固醇,但對於細胞內部已造成的代謝損傷,尤其是粒線體的損害,一直缺乏有效對策。這種新型免疫療法,有望成為首個能「從內部保護心臟」的精準治療策略,為高心血管風險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