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31 11:08
致命「菜瓜布肺」元凶! 美研究:異常免疫細胞所致
美國羅格斯大學健康中心(Rutgers Health)研究團隊發表突破性發現,揭示致命肺病「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台灣俗名為菜瓜布肺)的病因與異常免疫細胞網絡密切相關,為這一奪命疾患帶來新治療希望。
-
2025-03-25 15:27
終結類風濕關節炎有望!英國新療法「再教育」免疫細胞
英國紐卡索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正推動一項突破性臨床試驗,試圖「再教育」患者免疫細胞,阻止其攻擊關節組織。這項研究為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患者帶來新希望,或許能從根本「關閉」病灶,甚至開啟治癒之門。
-
2025-03-12 12:49
科學家強化免疫療法 突破頑固癌症治療瓶頸
科學家最新研發出一種名為ALA-CART的增強型免疫細胞療法,能更有效地對抗難治型癌症,尤其是那些通常能逃避傳統治療的頑固癌細胞。這項技術不僅提升免疫系統辨識並摧毀癌細胞的能力,還有望減少傳統療法的副作用,為癌症患者帶來新希望。《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報導,科羅拉多大學研究團隊開發
-
2024-12-26 13:13
人體老化驚人秘密!細胞變化竟如「換季」同步進行
人體老化過程原來有如樹木換季,有其特定的「時刻表」。美國洛克斐勒大學研究團隊運用改良的單細胞定序技術,分析超過 2100 萬個來自小鼠主要器官的細胞,繪製出哺乳動物迄今最完整的老化細胞圖譜。研究成果刊登於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揭示老化並非線性漸進,而是在特定時期由分子訊號觸發,迅速引發
-
2024-12-16 11:41
7旬退休翁罹肺腺癌四期 免疫細胞療程找回生活品質
70幾歲賴先生退休後身體健康硬朗,半年前因胸骨疼痛就醫,竟確診為肺腺癌四期,身體也出現胸悶、嚴重氣喘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經台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醫療團隊建議,賴先生先進行肺部腫瘤切除手術,並規劃3個月的DC-CIK細胞治療,如今已不須使用止痛藥與專人照護,每天早晚能夠健走與運動。
-
2024-10-23 16:10
健康網》遊日當心!黴漿菌疫情10年新高 5類飲食提升免疫力
葉立斌/核稿編輯日本感染黴漿菌肺炎患者創下10年新高,台灣感染人數也在迅速增加。高齡醫學翔展診所院長傅裕翔指出,黴漿菌不是「黴菌」而是細菌,症狀類似感冒卻比感冒難纏,最好的預防方式便是維持均衡飲食,提升免疫力。建議可以多多攝取優質蛋白質、鋅、益生菌、富含維生素C水果、多喝水。
-
2024-07-29 20:31
健康網》雪白色的困擾!醫:20%白斑患者有併發症
羅碧/核稿編輯小明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學生,然而,有一天他發現臉上長出一顆雪白斑塊,並且越來越大,媽媽著急地帶他就醫,確認是白斑。皮膚科醫師沈孟暵表示,白斑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20%的患者會有其他自體免疫疾病,比如甲狀腺疾病、紅斑性狼瘡、愛迪生症、惡性貧血、糖尿病、圓禿等。白斑的成因尚待釐清,但是仍然
-
2024-07-08 05:30
大叔上腹痛暴瘦10公斤 MRI揪「珍珠狀」膽管
60歲C先生上腹痛超過半年,且體重減輕10公斤,曾在其他醫療機構做斷層掃描,原本懷疑肝膿瘍,但因肝內膽管擴張,可能潛藏膽道腫瘤,所以轉院安排磁振造影(MRI),結果顯示肝內膽管擴張,外表呈現「珍珠狀」(如圖),抽血除了發炎指數上升,病人沒有肝功能異常,免疫及癌症指數皆在正常值範圍。
-
2024-07-07 14:58
健康網》接吻傳染牙周病? 牙醫:不至於!3因素要同時成立
葉立斌/核稿編輯「跟有牙周病的人接吻,會被傳染牙周病嗎?」安曼牙醫診所院長黃榆鈞解答,出現牙周病通常需要3因素同時成立,包括:細菌、身體的免疫細胞,以及時間,不同人身上的菌相有點不同,但要發展至牙周病,應該還不至於,不必過度擔憂!針對牙周病的成因,黃榆鈞在臉書專頁「黃黃醫師寶貝牙」發文說明,通常有3
-
2023-12-01 18:22
健康網》年齡越大身體越差 醫授6招減緩老化:免疫疫苗也上榜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免疫力變差。瀚仕整合功能醫學中心醫師歐瀚文表示,該現象是因「免疫老化」造成,其無法完全防止,但可藉由減緩老化速度,提高免疫系統的功能,降低感染、疾病風險,因此除了基本的健康生活、控制慢性疾病、減少壓力,以及注重個人衛生外,也可透過抗氧化食材,對抗自由基損傷。此外,定時施打免疫疫苗,
-
2023-11-23 17:42
氣喘、異位性皮膚炎好困擾! 國衛院找到重要致病機轉
國家衛生研究院經由動物實驗及45名臨床病患血液中的T淋巴細胞發現,其中去磷酸酶DUSP8過量表現,是氣喘、異位性皮膚炎致病機轉的關鍵因子,若可抑制DUSP8表現,可望緩解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提供藥物開發新方向。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譚澤華與副研究員莊懷佳團隊,歷時10年研究,探討DUSP8
-
2023-11-09 11:08
健康網》免疫疾病者別亂進補! 醫點2地雷補品:恐使病情惡化
時序進入立冬,許多民眾都會透過藥膳食補來暖身,但常忘了藥膳也是具有療效的藥物。對此,醫師表示,免疫疾病的患者千萬不可以亂補,自體免疫疾病是免疫功能異常所致,並不是缺乏免疫力,因此食用所謂能增加免疫力的補品(如:靈芝、人蔘等),恐會活躍異常的免疫細胞,更容易使病情惡化,還可能會有其他的不良影響。
-
2023-10-11 10:31
XBB疫苗今起全民開打 8大QA一次看
衛福部疾管署預估,本土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將於10月中旬起出現病例快速增加,12月底達到高峰,已於9月26日起率先提供65歲以上長者接種最新的莫德納XBB.1.5疫苗,今日則是進一步啟動全民開打,記者也彙整8大Q&A資訊提供民眾參考。
-
2023-07-20 15:34
阻斷癌細胞「別吃我」訊號! 長庚放射免疫新療法激活免疫細胞殺癌
長庚醫院今天發表與美國「安德森癌症中心」合作研究成果,發現可以有效促進放射治療後免疫反應對抗腫瘤的方法,可大幅增強免疫細胞吞噬腫瘤的能力,並呈現腫瘤抗原給後天免疫系統,讓免疫細胞得以辨識並清除遠端殘餘的腫瘤,達到全身性的療效。放射線治療是目前癌症治療的主要方式之一,利用具有穿透力的高能量光束或粒子束
-
2023-07-17 12:15
新冠病毒併發重症關鍵找到了! 國衛院揪出禍首竟是「血小板」
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誘發血栓炎症是導致併發重症、甚至死亡,以及痊癒後仍受到「長新冠」纏身的關鍵,國家衛生研究院領先全球研究發現,禍首竟然是「血小板」異常活化!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謝世良表示,感染新冠病毒時,嗜中性白血球會產生活化,釋放出DNA及核蛋白,與血小板形成
-
2023-01-18 19:25
雙和醫院「細胞治療中心」揭牌啟用 提供抗癌新選擇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細胞治療中心18日揭牌使用,雙和醫院院長程毅君表示,雙和醫院目標是成為醫院、學校與產業三位一體的醫療創臨床場域,細胞治療可應用於對抗癌細胞,以及免疫細胞治療,包含關節的修復,如退化性關節炎或軟骨細胞再生;表皮或皮下組織的修補,如皮膚燒燙傷;眼睛的治療,如視網膜再生;以及神經細胞再生
-
2022-10-28 11:28
跨域合作!鯖魚頭萃取再製機能微脂體 驗證調節免疫功效
農委會水試所和新光醫學中心合作,解析出自鯖魚頭的磷脂質微脂體,可調節免疫細胞發炎的關鍵機制,以及其對不同個體的免疫調節功效,水試所指出,未來將可應用在預防醫學或臨床營養學外,可來建立個人化的營養與保健策略。水試所指出,鯖魚頭是1種加工副產物,可從中萃取磷脂質再製成機能性微脂體,可模擬人體的擬態凋亡細
-
2022-05-20 14:14
健康網》傳統疫苗分三種 接種前都要了解病史與健康
近年因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mRNA等新型疫苗成為熱門話題,但食藥署指出,傳統疫苗也有很多種,包含活性疫苗、去活性疫苗與類毒素疫苗都有用來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並提醒接種疫苗前,都要和醫師說明自己的健康狀況與病史。
-
2021-11-29 17:02
健康網》治療COVID-19新方法? 研究:維生素D減緩肺發炎
治療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可能有新的方法。外媒《今日醫學》報導一項美國的研究發現,維生素D可用於對抗免疫細胞引起的肺部發炎反應。並且降低重症患者死亡的可能性,但這研究結果仍需進一步的臨床試驗。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Afzali表示,COVID-19重症患者肺部發炎與死亡率有很大關係
-
2021-11-15 14:21
亞東研發奈米級抗癌藥物 增強腫瘤治療效果
癌症治療再現新曙光!新北市亞東醫院放射部主任熊佩韋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團隊耗時6年,研發出一種可以將鉑類抗癌藥物累積到腫瘤組織的奈米材料,達到免疫治療與化學治療雙重功效,大幅抑制腫瘤增生,降低副作用。研究結果刊登在國際頂尖期刊《Biomaterials》,提供未來癌症治療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