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菜瓜布肺」元凶! 美研究:異常免疫細胞所致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美國羅格斯大學健康中心(Rutgers Health)研究團隊發表突破性發現,揭示致命肺病「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台灣俗名為菜瓜布肺)的病因與異常免疫細胞網絡密切相關,為這一奪命疾患帶來新治療希望。
特發性肺纖維化導致肺組織結疤,患者呼吸困難並因缺氧致命,10年內8成患者不治。現有藥物療效有限,肺移植存活率僅50%,新療法需求迫切。
《每日科學》(Science Daily)報導,研究利用空間圖譜分析技術,比較健康與特發性肺纖維化末期患者的肺組織,發現病變區充斥「漿細胞(plasma cells)」—1種通常在骨髓製造抗體的免疫細胞。領導研究的楊琪博士指出:「正常肺部幾乎無漿細胞,但在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肺中大量出現。」
此外,團隊發現血管周圍的「壁細胞(mural cells)」與一種獨特的「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s)」協同作用,推動免疫失控,這種纖維母細胞為肺部特有,前所未見。
小鼠實驗顯示,阻斷特定訊號路徑能減少漿細胞積聚並緩解纖維化。研究團隊認為,現有治療漿細胞癌的藥物或可轉用於特發性肺纖維化。楊琪博士表示:「若漿細胞產生有害抗體,必須清除。」研究進一步發現,抗體與抗原複合物刺激「肺部巨噬細胞(pulmonary macrophages)」釋放TGF-β,加速纖維化進程。
特發性肺纖維化多發於60歲以上男性,確診後5年內死亡率極高。研究下一步將聚焦漿細胞(plasma cells)是否生成「自體抗體(autoantibodies)」,並探究異常細胞的成因。楊琪博士總結:「特發性肺纖維化可能與自體免疫疾病緊密相關。」
這項研究成果,為特發性肺纖維化患者帶來曙光。研究不僅揭示病因新視角,也為開發有效療法奠定基礎,盼扭轉「菜瓜布肺」的致命結局。研究成果發表於《歐洲呼吸學期刊》(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