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23 20:47
健康網》乳房摸到腫塊! 6情況快就醫檢查
沈莉馨/核稿編輯自我檢查乳房時發現腫塊,一定是乳癌嗎?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說明,乳房腫塊確實需要多留意,但並不代表一定是癌症,據統計,大約80%的乳房腫塊是良性的。但如有出現腫塊堅硬不規則且固定、腫塊持續變大、異常分泌物、乳房皮膚變化、乳頭凹陷或乳房形狀改變、腋下淋巴結腫大等情形,需就醫
-
2024-07-04 05:30
術後皮膚有紅點 竟是乳癌復發
乳癌名列女性10大癌症發生率第1位,近年來死亡率並未明顯改善,治療後再度復發,是許多病友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林小姐2年前摸到乳房硬塊並確診乳癌,雖配合治療,傷口附近卻在開刀後2個月出現類似小米粒的紅點,一檢查才知道是乳癌復發,後來使用細胞週期抑制劑,迄今控制良好。
-
2024-06-27 13:06
3D斷層導引乳房切片 醫:定位更精準、快速
目前普及的數位乳房攝影篩檢工具,可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以降低乳癌死亡率達40%以上;但東方女性多數為緻密型乳房,乳腺重疊下造成無法早期偵測乳癌腫塊的缺點,且壓迫乳房的疼痛感令人卻步,3D斷層導引乳房切片則提供定位更精準、快速且成功率高的選擇。
-
2024-06-21 11:34
乳癌手術新選擇 單孔達文西微創同時切除及重建
45歲陳女士近日發現右側乳房有腫塊,觸摸時不會疼痛,就醫後確診為乳房惡性腫瘤且有多處病兆,醫師建議乳房全切除手術,但患者不想留下長疤跟失去女性象徵的乳房,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選擇單孔微創達文西乳頭保留全切除及立即性乳房重建手術,既能維持乳房外觀,傷口也比傳統手術小,並降低術後疼痛感。
-
2024-01-18 05:30
定期乳房X光攝影 降低3成晚期乳癌發生率
國內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2021年新診斷乳癌個案高達1萬5448人,平均每34分鐘就有1名女性罹患乳癌。然而過去接受公費乳房X光攝影篩檢比率可達4成,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間篩檢率卻掉到剩下約3成,國健署呼籲,乳房X光攝影可以降低30%晚期乳癌發生率,並減少41%的死亡率,婦女朋友可利用健保
-
2023-10-03 19:58
同事罹癌示警!35歲女速排乳房篩檢 年輕乳癌易轉移
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乳癌為台灣及全球女性發生率第1名的癌症,據統計,40歲以下患病人數逐年上升,1名35歲女性耳聞同事檢查出乳癌3期,加上意識到自己沒做過乳房篩檢,就醫發現左側乳房外上方有個1公分大小的可疑病灶、左側腋下淋巴也有疑似轉移的可疑病灶,經切片、影像學檢查,證實為第2期荷爾蒙陽性標靶陰
-
2023-06-29 12:12
8旬老婦罹乳癌抗拒治療 部苗癌症團隊釋疑手術除患
苗栗縣82歲林姓老婦,數月前發現左乳有腫塊,至衛福部苗栗醫院就醫,經檢查及切片確診為乳癌,所幸尚未轉移;但老婦擔心其高齡手術麻醉治療風險,抗拒治療。經醫師向老婦及家屬說明治療計畫並啟動癌症團隊協助,給予充份專業資訊和釐清疑慮及關懷後,讓老婦勇於接受乳房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後續搭配抗荷爾蒙輔助治療
-
2023-02-07 11:11
乳癌年輕化 自我檢查很重要
33歲張小姐3個月前發現自己左邊乳房有一顆腫塊,尤其在經期前會特別明顯,但因工作繁忙,且腫塊感有時候又若有似無,便不以為意。但因近期發現腫塊似乎越來越明顯,且有變硬的情形,因此至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乳房醫學中心就醫,做完乳房超音波後,外科醫師告知該腫塊有可能為惡性,經乳房攝影及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診為乳
-
2022-11-20 05:30
肉芽腫性乳腺炎 中西醫縮短病程
35歲的瑞瑞媽3年前曾經哺乳,一次胸部被兒子踢到後,左邊乳房開始發炎腫脹,腫成正常的兩倍大,經西醫檢查後診斷為「肉芽腫性乳腺炎」。服用消炎藥和抗生素後乳房有消腫,但開始出現乳房多處硬塊並化膿,讓她心情很沮喪,朋友建議她可以配合中醫雙管齊下治療。
-
2022-10-06 05:30
胸口摸到小鋼珠 竟是乳癌二期
台灣罹患乳癌年齡逐年下修,除了對生命長度擔憂,不少癌友也面臨是否要全乳切除的抉擇。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目前乳癌治療多元化且精準,癌友不再只有「全乳房切除手術」的選擇,透過早期術前輔助治療幫助,可為患者與其家人保留更多幸福。44歲的病友Tracy分享,2019年時摸到左胸有個「小鋼珠」大小
-
2022-08-31 18:04
嘉基引進自體免疫細胞治療 提供第四期癌症治療選擇
一名50歲陳姓女子2011年摸到右乳房有硬塊到嘉義基督教醫院就診,組織切片檢查發現有乳房腫塊,經切除腫瘤、局部乳房、化療、放射治療,2019年再度發現右乳房鈣化、癌症局部復發,再進行右乳全切手術,經與醫師討論,選擇最新抗癌技術「自體免疫細胞治療」,今年第一次回輸,過程中沒有不適症狀;醫師表示,化療、
-
2022-06-08 11:44
健康網》乳房攝影也有分高低? 高階斷層提高檢出率
乳房攝影一直以來被視為乳癌篩檢最佳的工具,利用x光影像來發現乳房組織異常變化,透過兩個不同的角度拍攝,影像中乳房組織看起來是白色和不透明的,而脂肪組織看起來是灰色和半透明的,兩種組織結合,形成我們所看到的乳房攝影影像。為什麼需要做乳房攝影檢查?
-
2022-05-04 16:03
癌婦重拾自信 乳房重建還將尺寸升級
南投55歲陳姓婦女2年前某天洗澡時,摸到左側乳房有硬塊,就醫確診為乳癌且有淋巴轉移,當時進行左側乳房全乳切除、腋下淋巴腺手術,以及放射線療程,惟陳女對於乳房被切除常感自卑,在與衛福部南投醫院整形外科醫師討論後,進行乳房重建並填入人工植體(矽膠),將乳房尺寸從小B升級成大D,如願重拾自信與美觀。
-
2022-04-10 15:40
胸有硬塊不一定是乳癌 醫:異狀早發現治癒率高
「醫生,我的乳房有摸到硬硬的腫塊,會是乳癌嗎?」,在門診中常會有患者這麼問。台南新樓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黃建璋指出,胸部出現腫塊不代表是乳癌前兆,不必太過緊張,但為了預防乳癌,這樣警覺是必要的,建議女性時常檢查乳房與胸部變化,如懷疑有乳癌徵兆,早期發現、接受治療,治癒率很高。
-
2022-03-10 17:06
藝人朱芯儀罹患乳癌 醫籲定期篩檢、自我檢查
36歲的藝人朱芯儀,日前宣布罹患乳癌,且癌細胞已轉移淋巴,目前正接受化療,醫師提醒,民眾應定期接受篩檢、追蹤,也可利用洗澡時自我檢查,若有變化或異樣就要儘速就醫。衛福部南投醫院乳房外科醫師黃信傑指出,若發現乳頭凹陷、乳房皮膚變化、摸到腫塊,就要儘早就醫,醫師會依據患者狀況安排乳房超音波等檢查,有些早
-
2022-02-17 12:40
婦人打完疫苗乳房、腋下腫脹 檢查罹乳癌第3期
彰化縣現年48歲的黃姓婦人打完武漢肺炎( covid-19)疫苗後,發現右腋下及右乳房腫大,懷疑是血栓,經過檢查竟是乳癌第三期,婦人目前接受化療,再手術切除。衛福部彰化醫院乳房外科醫師李忠懷表示,打完疫苗出現腋下淋巴結腫大是正常的反應,但如果幾週都還沒恢復或還有其他地方腫大,就要趕快就醫。
-
2021-10-20 19:13
健康網》乳房腫塊大多非乳癌 乳癌腫塊多「堅硬、不痛」
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檢查,有助提早發現乳癌。外媒《健康熱線》(Healthline)指出,乳房腫塊是乳癌最常見的徵兆,儘管大多數腫塊都是其他原因造成,但發現時仍會令人相當不安,而多數的乳癌所造成的乳房腫塊堅硬且不會疼痛,但也有少數例外。
-
2021-09-07 18:31
月經失調導致乳房纖維囊腫? 醫:和雌激素與黃體素失調有關
一位多囊性卵巢患者回診檢查乳房纖維囊腫,發現囊腫明顯縮小了一半,相當驚訝,因為過去的治療主要是針對多囊相關的體重過高與月經失調等問題著手,沒想到乳房纖維囊腫問題也意外獲得改善。中醫師陳家駒在臉書專頁「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發文分享,這個並不特別,過去乳房纖維囊腫與多囊性卵巢相關性的研究就指出
-
2021-08-10 17:58
乳癌非女性專利! 醫:年長、女性荷爾蒙升高是風險
乳癌不是女性的專利!1名65歲男子有B型肝炎在治療、也有慢性腎臟病與高血壓,但無癌症家族史。男子偶然發現右側乳暈有腫塊,就診第一位醫師判認是女乳症,後來患者不安地求診郭綜合醫院,醫師觸診是偏一邊的硬塊,為2.3公分大、邊緣不規則的腫瘤,經切片證實是1B期乳癌。
-
2021-08-05 05:30
胸部不適胃口差 63歲男確診乳癌第4期
苗栗縣一名63歲男性,近期因胸部有不適感,且胃口差、食慾低,體力變不好,就醫檢查,磁振造影顯示有多處癌細胞骨轉移,經安排身體檢查與正子掃描後,發現他的左側乳房有一個2公分大小腫塊,進一步病理組織切片檢查化驗,確診為乳癌第四期,患者目前已開始接受抗雌性激素受體的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