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術後皮膚有紅點 竟是乳癌復發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
乳癌名列女性10大癌症發生率第1位,近年來死亡率並未明顯改善,治療後再度復發,是許多病友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林小姐2年前摸到乳房硬塊並確診乳癌,雖配合治療,傷口附近卻在開刀後2個月出現類似小米粒的紅點,一檢查才知道是乳癌復發,後來使用細胞週期抑制劑,迄今控制良好。
40多歲的林小姐在2年前摸到乳房有硬塊,就醫後確診乳癌。她說,面對各種治療時,有種難以言喻、未知的恐懼,完全不知道治療之後會發生什麼事,但她仍配合醫囑完成療程,沒想到手術後2個月摸到皮膚有1顆1顆像是小米粒的東西,表面還有些發紅。
使用細胞週期抑制劑 控制見成效
林小姐的主治醫師、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進一步指出,林小姐確診時,已經是第3期、腫瘤非常大且具有抗藥性,術前的化學治療收效甚微,術後乳癌局部復發、癌細胞侵襲皮膚,因此產生表面紅點,再度手術後,原本該進行放療,但因傷口恢復不佳而不斷延後。
陳守棟說,當時健保尚未給付未轉移的乳癌患者使用細胞週期抑制劑,但考量病情控制,建議林小姐先採自費方式使用,把手術後的傷口照顧好,再進行下一步治療,至今已經過了1年,細胞週期抑制劑有了健保給付、林小姐的病情也並未復發。
乳癌患者有超過60%屬於荷爾蒙陽性,淋巴結陽性、腫瘤大小、腫瘤細胞分化程度及Ki-67指數等,都會影響患者復發風險,其中又以「淋巴結陽性」為最重要的復發因子。
陳守棟指出,荷爾蒙陽性患者即使尚未出現轉移,若有超過4顆以上的淋巴結陽性,2年內復發風險可達20%至30%,此類風險患者若使用術後輔助性荷爾蒙療法併用細胞週期抑制劑,有助於降低未來風險。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