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長輩「這部位」骨折最危險! 研究:1年存活率僅剩近7成

2024/05/23 14:27

醫師表示,髖部骨折是長者死亡最高的部位,男性1年的存活率僅剩67.7%,女性則是78.5%,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家中有長輩發生跌倒,導致骨折別輕忽!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引述國外研究表示,如果長輩不慎跌倒發生骨折,5年的存活率將會大幅降低,甚至低於同齡的癌症患者。另外,髖部骨折是長者死亡最高的部位,男性1年的存活率僅剩67.7%,女性則是78.5%,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骨折後第1年內 男女死亡增2至3倍

黃軒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指出,一項刊登在《骨與礦物質研究期刊》(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的研究,針對9萬8474名年齡在65歲以上長者進行追縱,結果發現,65歲以上長者骨折後,5年的存活率明顯降低,只有不到3分之1的男性和2分之1的女性還可以存活。65歲以上長者骨折後,第1年內,女性死亡風險增加2.47倍,而男性的死亡風險更增加3.22倍。

髖部骨折是長者死亡最高部位

哪個部位骨折最危險?黃軒表示,一般以為「龍骨」(脊椎)骨折是最危險,但其實反而是「髖部骨折」才是長者死亡最高的部位。如果長者發生髖部骨折,男性1年存活率是67.7%;女性1年存活率為78.5%,相對於,那些沒有發生髖部骨折的長者,男性存活率達92.2%;而女性存活率則達93.1%。因此髖部骨折,也往往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因其高致殘率和死亡率,對老年人的健康影響甚巨。

骨折易併發吸入性肺炎、褥瘡

為何長者骨折後,死亡率會增加?黃軒說明,因為長者骨質疏鬆,骨頭變脆弱,容易發生骨折。髖部骨折尤其嚴重,這會導致長期臥床、住院等活動受限,影響生活品質。同時研究人員發現,在骨折發生的前一年,高達45%的女性和14%的男性,曾接受有關骨質疏鬆的治療。

黃軒進一步說,骨折後,可能容易引發各種併發症,如吸入性肺炎、深靜脈血栓、意識混亂等,增加死亡風險。甚至一但發生骨折後,長者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容易導致褥瘡、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併發症,增加死亡風險。

醫師表示,一但發生骨折後,長者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容易導致褥瘡、尿路感染、肺部感染等併發症,增加死亡風險;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防跌可從「食衣住行」著手

●食:每天攝入5大類食物,包括薯類、魚禽蛋肉類、豆奶類、蔬果類和油脂。葷素搭配,最好吃12種以上的食物。還有多吃魚、禽、蛋和瘦肉類,保證優質蛋白質供應。奶類和豆製品,每天喝鮮牛奶或相當量的奶製品,同時攝入適量的豆製品。並且飲食清淡,避免高油高鹽。

醫師表示,預防跌倒,飲食方面,每天喝鮮牛奶或相當量的奶製品,同時攝入適量的豆製品;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衣:長者避免穿過大或過長外套,衣服不要過於寬松,因為容易勾到經過身旁的物品而絆倒;褲子不要過長、過寬鬆,因為走路時容易跌倒。至於鞋子方面選擇具有防滑底,不要太緊或太鬆,及避免高跟鞋、拖鞋或鞋底過硬的鞋子,因為這樣類型鞋子,可能影響平衡而跌倒受傷。另外,也別讓長者穿有鞋帶的鞋子,因為鞋帶仍然就是老人絆倒受傷的元凶。

●住:居住環境也應特別注意室內有足夠的光線,注意腳下障礙物;電燈開關,應接近門口,方便觸按。也可以加裝小夜燈,半夜起床尿尿,才能看淸楚;也不要輕易改變老人房間的格局,這樣可以防止晚上起夜時,長者因不熟悉周邊環境而摔倒;椅子的高度也要合適,避免讓長者坐「軟沙發」,因為不容易爬起來,如果可以爬起來,也容易失去平衡。

●行:醒後應臥床3分鐘再坐起,坐起3分鐘再站立,站立3分鐘再行走。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注意,年歲越高,運動的幅度越小。

醫師表示,椅子的高度要合適,避免讓長者坐「軟沙發」,因為不容易爬起來,如果可以爬起來,也容易失去平衡;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