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17 07:30
健康網》1張表自評骨鬆機率 高危族群快喝這湯顧骨本
沈莉馨/核稿編輯骨質疏鬆症無明顯特定症狀,停經後婦女、輕微碰撞就骨折的人就要小心了!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吳育葳指出,定期的骨密度檢查可以幫助及早發現骨質變化,及早預防骨質流失,透過藥膳(如四神湯)的調理,配合自主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便能達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
2025-02-28 21:07
健康網》免疫疾病患者易骨質疏鬆 醫建議多補鈣、運動
羅碧/核稿編輯骨質疏鬆症是常見的骨骼疾病,特別是在免疫疾病患者中,罹患風險更高。林口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在臉書專頁發文指出,人體骨骼約在30歲達到骨質高峰,隨後開始逐年流失,若骨質流失過多,骨頭將變得脆弱,甚至產生孔洞,進而引發骨質疏鬆症。免疫疾病影響骨骼健康
-
2025-02-26 14:57
健康網》骨質每年流失1% 醫授保骨3招:飲食少鹽多鈣
羅碧/核稿編輯30歲以後,每年骨質流失速率約1%,再加上久坐、高鹽飲食等現代生活習慣,許多年輕族群的骨骼健康正處於隱形危機中。高雄美兆診所院長陸教義提醒,除了檢測骨密度,也要留意骨質流失速率,別等到骨骼結構出現問題時才發現,為時已晚。陸教義指出,根據一項國際研究顯示,人體骨骼密度在20多歲時達到巔峰
-
2024-10-29 12:36
髖關節骨折1年死亡率高達兩成 醫談骨質流失徵兆
台南骨科診所醫師陳建宏受台灣勵志協會邀請做「骨質疏鬆」專題演講,他警語指現代人慢性病已從過去的三高、癌症,轉換到骨質疏鬆、肌少症與衰弱疼痛。在骨鬆骨折中最令人害怕的是髖關節骨折,1年死亡率高達15至20%,比癌症還高,想要避免骨鬆,必須做到「保密防跌」。
-
2024-10-23 16:45
過35歲骨質始流失 穿過鐵衣才知骨質疏鬆的痛苦
過了35歲,骨質開始流失,容易陷入骨鬆危機!為了喚起民眾對骨骼健康的重視,彰化基督教醫療體系漢銘基督教醫院(簡稱「漢基」)今(23)日舉辦骨密度檢測與衛教活動,除了專業醫師講解骨質疏鬆的危害與預防外,現場還安排了骨密度檢測、肌力測試及運動教學,幫助民眾掌握早期預防的契機。
-
2024-09-15 07:32
健康網》肉吃太多害骨質流失? 營養師推用蔬果平衡酸鹼
沈莉馨/核稿編輯肉類攝取過量竟可能導致骨質流失?營養師蔡宜方近日在臉書專頁「宜方營養師 健康・輕談」提醒,飲食中的胺基酸類型會影響身體排酸的程度,進而影響骨骼健康。建議多以植物性蛋白質取代肉類食品,並同時增加鹼性食物平衡如水果、蔬菜,避免尿鈣增加、骨質流失。
-
2024-07-16 14:17
骨質疏鬆不可輕忽 亞東醫院7/25祭免費AI篩檢服務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50歲以上民眾有8.1%患有「骨質疏鬆」,亞東醫院影像醫學科主任賴彥君、骨科部骨鬆與骨腫瘤科主任吳凱文指出,亞東醫院於7月25日舉辦「AI骨質疏鬆篩檢日」,活動當天將展示創新醫療科技,運用AI軟體為民眾進行骨鬆風險量測;及早辨認骨密度減少的跡象,有助預防骨質疏鬆症,即時採取
-
2024-05-23 14:27
長輩「這部位」骨折最危險! 研究:1年存活率僅剩近7成
沈莉馨/核稿編輯家中有長輩發生跌倒,導致骨折別輕忽!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引述國外研究表示,如果長輩不慎跌倒發生骨折,5年的存活率將會大幅降低,甚至低於同齡的癌症患者。另外,髖部骨折是長者死亡最高的部位,男性1年的存活率僅剩67.7%,女性則是78.5%,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
2024-05-05 17:42
乳癌康復後罹骨鬆是一般人2倍 醫:出現3情況是警訊
台灣乳癌防治基金會與羅東博愛醫院合作調查發現,乳癌康復者骨鬆盛行率幾乎是同齡女性2倍。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黃兆山提醒,一般骨鬆無症狀,但可觀察身高是否有變矮4公分、不明原因駝背現象、疼痛感等3大警訊。一旦發現有骨鬆卻未積極治療,發生骨折的機率高達2至3倍。
-
2024-04-13 08:32
健康網》防骨鬆從年輕開始「這些」營養素打造績優骨
沈莉馨/核稿編輯隨著年紀的增長,骨質流失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難免會有骨質疏鬆問題。營養師陳怡婷在臉書專頁「陳怡婷 Cynthia 營養師」發文表示,骨質疏鬆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從年輕時就要開始多注意。減緩骨質流失首先要均衡飲食,並注意鈣質、維生素D、維生素K、益生菌的攝取以及規律運動,尤其是重量訓練,並
-
2024-04-08 15:33
背部突「啪」一聲 當心是骨鬆高危險群
63歲李太太是位居家看護,某次幫患者翻身時,突然聽到自己背部發出「啪」一聲、身體震了一下,背部疼痛越來越嚴重甚至挺不直腰,到診所服用止痛藥後雖有改善仍隱隱作痛,2個月後求診醫院家醫科,醫師為她做X光檢查發現第1節腰椎壓迫性骨折,有骨質疏鬆情形。
-
2024-03-05 12:06
健康網》吃「仙女餐」瘦超快? 當心8隱藏危機:復胖恐更肥
葉立斌/核稿編輯不少人為追求完美體態,常食用熱量極低的「仙女餐」幫助瘦身。不過營養師程涵宇卻表示,一般民眾若使用此減肥法可能會帶來8樣危機,包含:降低基礎代謝率、免疫力下降、膽結石、骨質流失、影響懷孕、營養不良,復胖快且回復原本飲食可能胖更多、還會產生疲勞、噁心等副作用。屬於強烈不建議的減重方法。
-
2024-02-23 10:41
健康網》植牙補骨如蓋房「打地基」 醫:1年療程久在2階段
沈莉馨/核稿編輯缺牙越久越容易影響身體狀況,許多人想選擇植牙手術,但又擔心療程耗時長?龍江牙醫診所牙醫師鄭鈞元表示,植牙過程中最長的2個等待期為齒槽骨癒合及骨整合。其中因補骨就像打地基,需待4-6個月讓齒槽骨癒合;而骨整合就像灌水泥等凝固一樣,需等待6個月,因此完整療程通常需要1年。
-
2024-02-11 15:23
健康網》長輩打噴嚏骨頭就受傷! 5運動+飲食強化骨骼健康
葉立斌/核稿編輯農曆春節出遊、外出拜訪親友時,也要多注意長輩跌倒導致骨折風險。營養師高敏敏表示,人的骨頭就像乾枯的樹枝,一不小心跌倒就容易骨折,甚至有些長輩只要打噴嚏,就會讓骨頭受傷,因此建議日常可依自己的體能狀況,透過5種強度運動增加骨密度;另,飲食方面則可多吃芭樂、乳製品、黑芝麻、豆製品以及鈣質
-
2024-01-15 05:30
長輩骨鬆 首重防跌減痛
骨質疏鬆症是骨骼量和密度下降,讓骨頭變得脆弱,以至於跌倒,甚至輕微的壓力(例如彎腰或咳嗽)都會導致骨折。而最常發生的部位為髖部、腕部或脊柱,尤以老年人最常見,尤其是停經後的女性。骨質疏鬆症的治療目標是預防骨折、減輕疼痛和提高整體生活品質。藥物、健康飲食和負重運動可以幫助防止骨質流失或加強已經很脆弱的
-
2023-12-24 05:30
健康聚寶盆》骨質流失老倒縮 「保密防跌」趁年輕
68歲的江太太(化名)和家人出國旅遊,一個禮拜的行程緊湊豐富,一路上伴手禮也買得不亦樂乎,不料血拚時不慎跌倒,本能地用手腕撐地,造成手部紅腫疼痛,勉強走完行程回國立刻就醫;經X光檢查,診斷為手腕橈骨骨折,再安排骨密度檢測,骨質檢測值為-2.5,已罹患骨質疏鬆症。
-
2023-12-22 18:20
健康網》降低跌倒風險! 物治師教4個下肢肌力與平衡訓練
沈莉馨/核稿編輯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的柔軟度、肌力與肌耐力都會漸漸變差,這使得跌倒的風險一再增加,不容忽視。禾悅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彭柏儒在臉書粉專「禾悅物理治療所」與網站建議,可透過下肢肌力與平衡訓練,如橋式、深蹲至椅、單腳站立、走直線等方式,改善下肢與軀幹的肌力,最重要的是增進協調與平衡能力,大大
-
2023-11-24 05:30
《健康充電站》防治骨鬆講座
台大醫院11月28日下午2時至4時在該院西址第7講堂(台北市中正區常德街1號)舉辦防治骨質疏鬆講座,分別由內科部主治醫師黃逸閔主講「骨質疏鬆症的預防與治療」、營養室營養師葉宜玲主講「預防骨質疏鬆怎麼吃」。此活動需事先報名,報名電話:(02)2356-2114。
-
2023-10-29 17:25
健康網》6族群易有骨鬆風險! 醫授4招:避免摔倒和肌少症
骨質疏鬆症狀初期並不明顯,不少人常因輕微跌倒或撞到等,就造成骨折。兒科醫師傑登表示,家族史、年齡、營養不良、吸菸、飲酒、缺乏運動等因素都可增加罹患骨鬆的風險。骨鬆是可預防和治療的,因此建議民眾,應改掉菸酒、定時回診,平日多運動、飲食多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有助於增加骨質密度和強度,避免摔倒和肌少症。
-
2023-10-19 14:12
骨質疏鬆症前兆小心! 醫:發生「駝矮痛」3症狀要注意
67歲的洪太太3個月前在廚房煮飯時滑了一跤造成右側髖關節骨質疏鬆性骨折,沒想到才剛開完刀沒多久,某天起床又在浴室滑倒,左側的髖關節也出現骨質疏鬆性骨折,鄰居好友許姓婦人得知要到醫院探視,匆忙間也在家中跌倒,這一跌也造成左側的髖關節骨質疏鬆性骨折,醫師提醒,國人50歲以上的女性約每10位就有1位有骨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