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05:30
產婦重度子癲前症 併發「救命」症候群
有一位42歲不孕症患者,第一胎接受試管嬰兒療程,懷孕成功並平安產下一子。經過6年後,接受試管嬰兒療程也順利懷孕成功!產檢過程大致正常,但懷孕30週時血壓開始上升,胎兒出現生長緩慢,給予口服降血壓藥控制。懷孕34週時,血壓不降反升至160-190/110-130mmHg,胎兒成長更小於正常值3-4週。
-
2021-04-08 05:30
疫苗不良反應評估 須釐清因果關係
近期疫苗不良反應事件,吸引大眾的目光,其實所有的藥品和疫苗都可能對人體產生有害反應,只不過要釐清因果關係,才有助於提升日後使用上的安全性。當服用藥品或在施打針劑、疫苗時,這些有效成份並不會只侷限於一個地方作用,它會藉由血流循環到全身來發揮藥效,這時可能就會產生我們不想要的副作用,有些症狀較輕微,例如
-
2021-03-30 05:30
120Kg胖叔減重16Kg 高血壓病況也好轉
50多歲的王先生,身高180公分,體重12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37.0,屬於臨床上的過度肥胖,目前降血壓藥已使用4種,血壓還常超標。醫師建議王先生要減輕體重,血壓才能在不調藥情況下,達標且穩定。
-
2021-03-29 05:30
高血壓吃藥降不下 原發性高醛固酮症作怪
台中34歲許先生罹患頑固型高血壓多年,甚至幾年前併發主動脈剝離,但無論吃多少藥,血壓總是降不下來,直到某次抽血檢查,意外發現鉀離子濃度相當低,透過抽血檢驗確診為「原發性高醛固酮症」,且經電腦斷層影像檢查發現雙側腎上腺皮質增生腫瘤,接受手術切除腎上腺後,總算解決血壓長期居高不下的煩惱。
-
2021-03-26 05:30
子癲前症突發 懷孕29週昏迷剖腹產救母子
子癲前症俗稱妊娠毒血症,是常見的孕期併發症,以及孕婦最常見的死亡原因之一。台中一名41歲孕婦懷第3胎,產檢正常,也無高血壓,僅輕微頭痛而不在意,沒想到在今年1月,懷孕29週時,上班突然昏迷、全身抽搐,血壓超過200毫米汞柱,罹患子癲前症,臍帶血流也出現逆流,胎兒恐數日後死亡,幸好緊急剖腹產,母子均安
-
2021-03-25 19:43
41歲準媽媽突然抽搐、血壓飆破200 緊急剖腹產保住母子性命
子癲前症俗稱妊娠毒血症,是常見的孕期併發症、及孕婦死亡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台中一名41歲孕婦懷第3胎,產檢正常,也無高血壓,僅輕微頭痛而不在意,卻在今年1月懷孕29週時,上班突然昏迷倒地、全身抽搐,血壓超過200毫米汞柱,罹患子癲前症,臍帶血流逆流,緊急剖腹產,母子均安。
-
2021-03-14 06:38
健康網》降血壓藥可以兩天吃1次嗎? 醫:反而更傷血管恐中風
你有關乖乖吃降血壓藥嗎?有患者覺得「我最近的血壓藥都隔天吃,覺得不錯耶!」醫師說,千萬毋湯喔!早期的血壓藥一天要吃3到4次,後來變成一天兩次,這幾年才開始有了一天只要吃一次的長效降壓藥物,但是兩天吃一次甚至一個禮拜吃1次血壓藥還沒有研發出來。
-
2021-02-21 19:11
健康網》國健署:吃藥不能配葡萄柚 這「食物」也該避免
許多民眾都知道「吃藥不能配葡萄柚」,但卻不知道「柚子」也是需要避免的,國健署指出柚子與葡萄柚同是芸香科的植物,和葡萄柚有類似的成份「呋喃香豆素」,目前研究已知柚子與葡萄柚會產生藥食交互作用的風險,但柚子與藥品間相互影響的強弱程度,則需要更多的研究來證實。
-
2021-02-18 05:30
氣血補養充足 血壓不會忽高忽低
吃著降壓藥的患者裡,有一部分是因為血壓太低的!你一定很奇怪,血壓低為什麼吃降壓藥?這類患者長久以來血壓都偏低,但當低到某些地方因血送不到而缺氧時,缺氧的器官便會向大腦求救,而中樞隨即下達加壓的指令,於是血壓便代償性的升高,當足夠的血送到後,血壓便又恢復常態。
-
2021-02-14 15:31
健康網》保健食品非仙丹! 食藥署:吃錯恐傷身
逢年過節,許多民眾喜歡購買保健食品回家孝敬父母,但是,在購買、食用之前,有注意過這些保健產品到底含有什麼成分嗎?吃的時候又該注意什麼呢?食藥署提醒,購買與食用保健品的時候,要做功課、查資料,才能真正達到保健功效。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在臉書「食用玩家-食藥署」發文表示,不論是經認證的「健康食品」或一般
-
2021-02-03 05:30
35歲胸悶、頸部撕裂痛 主動脈剝離 手術救一命
上週才代表世界先進出席經濟部長王美花便當會,共商解決車用晶片荒問題的劉啟光,1日傍晚參加公司董事會時,因突發主動脈瘤破裂,緊急送醫不治,震驚業界;而台中一名35歲有高血壓、抽菸習慣的程姓男子,日前因胸悶、頸部有撕裂感掛急診,檢查後赫然發現主動脈剝離,所幸立即安排「人工血管置換術」,前後經長達10小時
-
2021-02-02 16:55
35歲壯男胸悶、頸部撕裂痛 檢查發現主動脈剝離即時手術救命
台中一名35歲有高血壓、抽菸習慣的程姓男子,日前因胸悶、頸部有撕裂感掛急診,檢查後赫然發現主動脈剝離 ,所幸醫療團隊立即安排「人工血管置換術」,前後經長達10小時手術,幸運撿回一命,讓他決定戒菸,也會按時服用降血壓藥。這名程姓男子,就醫前幾天晚上都睡不好,且覺得胸口不舒服,直至出現頸部撕裂痛、胸悶等
-
2021-01-18 17:45
健康網》老菸槍兩度中風仍要不怕 恐看不到孩子結婚才戒菸
抽菸是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等國人常見的疾病的危險因子之一,因此「戒菸」也成了控制這些疾病的關鍵,但就算如此,仍有許多癮君子不顧健康危機,甚至有人中風2次還堅持抽菸,直到醫師說下重話才決心戒菸;對此,中華民國血脂動脈硬化學會指出,戒菸成功的關鍵,在於動機和與戒菸團隊的配合。
-
2021-01-11 05:30
藥袋保存好 用藥免煩惱
「明明照著片裝藥上方的標示日期服用,為什麼數量總是不夠?」「片裝藥上方標示兩個星期一,所以我就一天吃兩次?」「為什麼同時間領的藥,其中一種藥還有剩?」民眾很疑惑地拿著上面標示兩行星期一到星期日的14顆片裝藥詢問藥師,經了解後才發現民眾沒先確定藥袋上用法用量,僅依藥物外觀服藥,誤以為日期出現兩次就是一
-
2021-01-10 13:15
9大原因讓你天冷易便秘 不是多吃菜就好
寒冷冬天,你是不是坐在馬桶上、釋放出最大的吃奶力氣,全身緊繃到臉紅耳赤,便便依舊固執地不肯冒出頭來;甚至為了擠出便便,擠到眼睛血管爆裂、充血、肛門破裂出血或痔瘡復發等?連續3天以上沒有排便 即為便秘根據統計,約有80%的民眾曾受便秘困擾,便秘可以說是現代人常見的隱疾之一。一般來說,每天排便2~3次或
-
2021-01-07 05:30
腦梗塞中風 送醫前勿服降血壓藥
寒流報到,民眾需要做好防寒保暖準備!南投縣草屯鎮佑民醫院統計,跨年夜到元旦的那波寒流,元旦到5日腦中風患者暴增3倍,腦梗塞型和腦出血型都有,該院神經外科醫師吳宣翰表示,腦梗塞發生的主因是腦血管狹窄、堵塞,造成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天氣驟冷,水分排出,容易血容量下降,造成腦缺血,此時切勿吃降血壓藥物,以免
-
2021-01-06 15:31
寒流腦中風暴增3倍 醫:腦梗塞型中風送醫前切勿服降壓藥
寒流明日報到,跨年夜到元旦寒流,腦中風患者暴增,南投縣草屯鎮佑民醫院統計元旦到5日有6名腦中風患者,是平日的3倍,腦梗塞和腦出血型都有,神經外科醫師吳宣翰表示,腦梗塞的主因是腦血管狹窄、堵塞,造成腦部血液供應不足,天氣驟冷水份排出容易血容下降,造成腦缺血,因此此時千萬不要吃降血壓藥物,以免缺血更為嚴
-
2020-12-22 05:30
尾牙小酌 注意酒精與藥物交互作用
年關將屆,各單位陸續舉辦尾牙餐敘,難免小酌,衛福部胸腔病院藥師提醒,平時有服抗憂鬱、安眠、止痛以及慢性疾病等藥物的民眾,喝酒時,應注意可能產生的交互作用,可能造成噁心、嘔吐、昏迷與胃腸出血,甚至增加肝毒性等風險,嚴重者恐直接衝擊身體健康,必須小心。
-
2020-12-21 18:30
全身不適又查不出原因 原來是老年憂鬱症悄上身
66歲陳女士患有糖尿病、原本規則服藥,退休後積極規劃生活,除照料家庭,也跟朋友固定聚會、參加才藝課程。但約從兩個月前起,家人發現她不太參加原有活動,陳女說身體不舒服想在家休息,過了1個月後,陳女開始無法處理家務,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來,整天精神恍惚。家人帶她就醫,發現血糖指數飆高,建議住院治療。
-
2020-12-19 05:30
做好3件事 與糖尿病和平共存
30多歲的文小姐罹患糖尿病已10年,這段期間都沒什麼不舒服的症狀,因此停止了藥物治療及門診追蹤。這次她來門診的原因是眼睛看不清楚,經眼科醫師確診是糖尿病造成的視網膜病變,除了要定期使用藥物治療外,還要好好控制血糖穩定,才能維持視力不再惡化,於是轉介她來看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