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2-26 14:13

    健康網》孩子1歲半還不會說話? 醫:這些徵兆需及早就醫

    葉立斌/核稿編輯相信不少家有小小孩的家庭,每天都很關心孩子的健康。許多家長常因孩子語言發展遲緩而感到擔憂,特別是在孩子一歲半仍未開口說話時,更不免焦慮。輔大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在臉書專頁「生涯一筋 胡皓淳醫師-輔大醫院 耳鼻喉科 新莊五股泰山」發文指出,兒童語言發展雖有基本里程碑,但時間並非絕對,

  • 2025-02-14 14:44

    健康網》語言治療不只改善溝通 醫:還能治吞嚥障礙

    葉立斌/核稿編輯語言治療是一門專業的醫療服務,是在幫助個人在語言、溝通和吞嚥功能上達到最佳狀態。那確切什麼時候,可以尋求治療呢?板橋原力復健診所主治醫師王竣平表示,如有口吃、發音不清、社交溝通障礙、等情況,都能尋求醫療協助。而語言治療不僅僅局限於語言和溝通,也涵蓋了吞嚥障礙的治療,可訓練患者安全進食

  • 2025-01-14 12:45

    健康網》聲帶也能復健訓練! 5種動作練習助發聲

    葉立斌/核稿編輯聲帶也能復健訓練,到底會做哪些事情?輔大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在臉書專頁「生涯一筋 胡皓淳醫師-輔大醫院 耳鼻喉科 新莊五股泰山」發文分享,聲帶復健訓練也就是語言治療,會做5種動作練習:腹式呼吸訓練、氣泡音訓練、發聲練習、聲音滑音訓練、舌根伸展練習。

  • 2024-12-17 20:45

    健康網》聲帶瘜肉不一定要開刀! 醫:看大小、位置、影響

    黃宜靜/核稿編輯聲帶長瘜肉了怎麼治療,一定要開刀嗎?輔大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在臉書專頁「生涯一筋 胡皓淳醫師-輔大醫院 耳鼻喉科 新莊五股泰山」發文指出,治療聲帶瘜肉需要根據瘜肉的大小、位置及對聲音的影響程度來決定,選擇保守治療、語言治療或手術治療。

  • 2024-10-14 05:30

    5歲童講話臭奶呆 3症狀快治療

    衛小弟(化名)在3歲的時候,說話結結巴巴,「臭奶呆」的狀況聽起來蠻可愛的,但直到5歲仍然沒有改善,在幼兒園老師建議下前來檢查。醫師發現衛小弟除了構音不標準外,起始字句容易延長、重複,例如請他說出自己的名字時,會回答:「ㄨㄨ我我叫衛小弟」,使用的語句也較簡短、詞彙較單一,故安排轉介專業的語言治療。

  • 2024-08-29 05:30

    癌友聲帶麻痺有解 門診輕鬆治療

    民眾罹患癌症時往往需要接受多種複雜治療,其中有些治療可能會影響到聲帶功能,導致無法說話和進食,讓患者身心俱疲,但其實現在有聲帶手術治療方案,可以幫助民眾解決困擾。以前聲帶的手術往往需要全身麻醉與長期的禁聲,讓許多病友卻步。現在隨著醫學的進步,我們有更多的選擇來協助患者。

  • 2024-08-19 14:11

    健康網》陪失語症練「詞彙網絡6心法」! 找回消失語言地圖

    葉立斌/核稿編輯試想到了陌生國家,說話沒人懂或聽不懂別人的話,想必會感到無助吧!而這卻是失語症患者每天的感受,此時陪伴度過便是家人能做到的最好協助。思比語言治療所語言治療師張詠絜表示,人腦詞彙會將相關聯的放一起,藉由記得詞彙,活化其他相關聯的詞,家人可透過6大提示法,包括:描述類別及特徵、描述用途或

  • 2024-08-19 05:30

    腦麻童吃東西常嗆到 吞嚥治療助安全進食

    小威(化名)罹患腦性麻痹,成長過程吃東西常常被嗆到,數次因肺炎往返小兒加護病房,因此裝上鼻胃管。但是在食物灌入後,又常常因嘔吐反射過度敏感,及強大橫膈膜及腹肌張力上推,使胃裡食物逆流至口腔後,再度流到氣管引起肺炎,便改為鼻腸管。如此反覆的肺炎及無法順利進食,令父母相當擔心,便安排他於1歲開始接受吞嚥

  • 2024-08-02 18:14

    鼻咽癌沒復健嘴巴打不開 接受吞嚥治療免受「割肉之苦」

    彰化縣一名鼻咽癌病患,10多年接受放射線治療,後續沒有做復健,嘴巴打不開,吞嚥困難,醫生用手部兩塊肌肉去補臉部纖維化被挖除的肌肉,術後他覺得一切正常,沒有續做復健,結果今年初嘴巴又打不開、吞嚥困難,他到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復健科接受吞嚥治療,經過數月治療,如今已能正常吞嚥和吃東西。

  • 2024-06-02 13:05

    健康網》小孩講話臭乳呆? 醫揭3原因:過「這年齡」該注意

    葉立斌/核稿編輯孩子在學講話時,難免會有不清楚的過程,但有些孩子有「臭乳呆」現象,令家長擔憂會影響日後學習。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巫漢盟提醒,孩子發音不清恐是口腔肌力不足、構音器官異常、聽力或學習能力不佳所致。基本上在孩子4歲前仍處牙牙學語階段,這時發音不標準不必擔心,會隨時間發展越來越正確,

  • 2024-06-01 21:58

    自閉症合併語言發展障礙 早療加雷射針灸明顯進步

    4歲男童小文患有自閉症合併語言發展障礙,2歲多就接受早療課程,上幼兒園後語言治療仍無法突破,只會講關鍵字、無法說出完整較長的語句,今年2月進行中醫雷射針灸治療3個月共12次,語言表達意願與認知有明顯進步,社交能力也跟上。台中醫院中醫師鄭惟仁指出,在2020年國際期刊刊登有關雷射針灸治療自閉症兒童的隨

  • 2024-05-20 05:30

    繪圖AI訓練情境認知 自閉兒不再抗拒換教室

    就讀小一的阿吉(化名)患有自閉症,由於小學課程需要經常更換場地,像是音樂課必須到音樂教室、體育課必須到操場集合,當上課地點不如阿吉預期,他就會大發雷霆,堅持待在原教室,不願意跟同學前往下一個教室,影響課程進行,令學校老師十分頭痛。為了協助阿吉建立對環境的認知,語言治療師透過繪圖AI(人工智慧),建立

  • 2024-05-13 16:57

    健康網》說話沙啞且費力小心聲帶結節 醫:2種人特別注意

    葉立斌/核稿編輯一名老師最近3個月總得說話越來越沙啞且費力,喉嚨總是卡痰就醫。檢查後,竟發現雙側聲帶有對稱性突起,診斷為聲帶結節。醫師表示,聲帶結節常發生於喜歡尖叫的兒童、長期使用聲音者,若有長期聲音沙啞、說話費力、喉嚨卡卡建議就醫治療。另想預防聲帶結節,日常建議少說話、不大聲說話和不清喉嚨、減少茶

  • 2024-05-04 05:30

    自閉兒上小一 持續「療育課程」助銜接

    小一的阿志(化名)在學齡前被診斷為自閉症,持續接受療育課程,但上小學後因課外活動較多,便暫停上課。不過阿志在學校經常莫名舉手或站起來打斷課程進行,或是搖晃桌椅發出聲響,若活動的進展不如預期,就會大力拍打自己腦袋嚇到隔壁同學,使得爸媽時不時就被老師請到學校洽談。

  • 2024-05-02 11:12

    健康網》常嗆水只靠增稠劑NG又危險! 專家教「這招」才有效

    葉立斌/核稿編輯長輩常喝水嗆到?思比語言治療所語言治療師張詠絜提到,有些家人會在吞嚥困難者水中加入增稠劑,但這方式是相當NG又危險的做法!雖然增稠劑確實能讓液體流動速度變慢,讓其口腔有更多時間反應,但應是透過專業評估,找出現階段家人吞嚥能力適合的增稠劑份量、形狀,以及哪種質地的食物,同時搭配吞嚥治療

  • 2024-04-16 15:19

    男教師中風 語言復健治療擺脫「象鼻」重回職場

    53歲從事教職的黃先生中風後,出現吞嚥障礙,台中榮總嘉義分院醫療團隊為他插鼻胃管餵食,由於他是家中經濟來源,須返回職場,醫院安排他進行語言復健治療,在1個月訓練後,達成自主吞嚥,成功卸除鼻胃管,回歸一般人由口進食的生活,並重返職場。3年前,黃先生中風後,住進中榮嘉義分院急性後期照護病房。經醫師評估,

  • 2024-03-15 18:28

    健康網》孩子功課常寫到放空 治療師曝5種注意力訓練法

    羅碧/核稿編輯孩子常抄錯連絡簿,老師劃重點也漏掉,真令人困擾,也顯示注意力不足。思比語言治療所語言治療師張詠絜提到,孩子學習進展往往與注意力息息相關,家長可透過日常活動或遊戲,來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張詠絜在臉書專頁「思比語言治療所」與診所專欄、影片表示,注意力是孩子學習與日常的關鍵能力,兒童注意力分為

  • 2024-03-15 10:47

    嘉義朴子醫院復健科 啟動黃昏、夜間門診

    為滿足社會大眾對於便捷醫療服務的需求,嘉義縣衛福部朴子醫院3月起提供復健科夜間門診服務,星期三下午5點30分至晚上7點30分提供門診及語言治療服務,星期一、三、五晚間提供物理治療服務。朴子醫院復健科主任黃維清說,現代社會上班族佔比逐漸增加,許多上班族白天難以腾出時間進行復健治療,為讓更多需要者能夠接

  • 2024-03-14 17:56

    健康網》發音不清該「構音」還「正音」? 專家揭2者差異

    葉立斌/核稿編輯小孩發音不清楚,送去正音班跟找語言治療師,差別在哪裡?語言治療師表示,正音班主要是學習注音念法、拼讀等基本語言技能,著眼於提升孩子運用注音能力;但構音課程則會針對孩子發音問題進行分析,並透過矯正讓孩子正確發出各種音,因此2者課程內容不盡相同。

  • 2024-03-12 05:30

    改善兒童語音異常 APP篩檢幫大忙

    為改善兒童語音異常,以免進一步演變為學習障礙,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子系教授阮聖彰團隊與汐止國泰醫院復健科主任塗雅雯團隊攜手合作,開發出第一個能夠透過手機快速初篩出兒童語音異常的工具「Speech & Sound-SPEAK 慢慢說,語音篩檢評估」APP,以提早發現並協助治療兒童發音的問題;但目前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