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網》語言治療不只改善溝通 醫:還能治吞嚥障礙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語言治療是一門專業的醫療服務,是在幫助個人在語言、溝通和吞嚥功能上達到最佳狀態。那確切什麼時候,可以尋求治療呢?板橋原力復健診所主治醫師王竣平表示,如有口吃、發音不清、社交溝通障礙、等情況,都能尋求醫療協助。而語言治療不僅僅局限於語言和溝通,也涵蓋了吞嚥障礙的治療,可訓練患者安全進食避免食物誤入氣管。
王竣平在臉書專頁「復健科 王竣平 醫師 板橋 骨科復健 疼痛控制」發文分享7種可以尋求語言治療的情況。
●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一些孩子可能在應該開始說話的年齡(通常是1歲左右),仍然不說話,或詞彙量明顯落後於同齡孩子。語言治療師會透過遊戲、圖片卡片,以及語音模仿活動,來幫助孩子逐步建立語言能力,提升詞彙量及句子結構。
●構音障礙(發音不清):有些人可能會將某些聲音發錯,例如「兔子」說成「肚子」或「水」說成「碎」,這就是語音障礙的典型表現。語言治療師會指導正確的口腔和舌頭運動,並使用練習技巧幫助患者正確發音。
●語流障礙(如口吃):口吃是一種常見的語流障礙,表現為說話時不流暢,可能會重複音節、拉長聲音或停頓。語言治療師會運用呼吸控制、放慢語速等方法,幫助患者改善語流,提升自信。
●腦損傷或神經系統疾病導致的語言障礙:中風、腦外傷、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疾病,都可能會影響語言能力,導致失語症或語言表達困難。語言治療師會設計符合你需求的復健計劃,幫助患者重新學習語言,或利用輔助工具進行溝通。
●社交溝通障礙:一些自閉症類群障礙(ASD)的孩子或成人,可能在社交溝通上有困難,例如難以理解非語言信號(如眼神、手勢),或無法進行雙向對話。語言治療師透過模擬場景及社交故事,可以教導這些患者,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及理解他人。
●吞嚥困難(吞嚥障礙):例如中風患者,或吞嚥肌肉功能受損的人,語言治療師會進行吞嚥訓練,並指導如何安全進食,避免食物誤入氣管造成危險。
●特殊學習需求相關的語言問題:語言治療對於患有閱讀障礙、書寫困難,或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的孩子同樣有效。治療師會幫助他們改善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提升學校學習表現。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