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4-12-04 16:44

    健康網》不只黑色棘皮症! 「臉部7徵兆」恐是早期糖尿病

    葉立斌/核稿編輯糖尿病長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一,除了影響血糖外,更可能影響血管、神經,引發併發症,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調整十分重要!初日診所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整理早期糖尿病7臉部徵兆,除了黑色棘皮症外,眼周腫脹、毛髮狀態到皮膚長痘、長斑,甚至是嘴唇、有齒痕舌等變化,都透露著高血糖的可能性,建

  • 2024-09-02 15:49

    健康網》臉變得跟饅頭一樣? 醫曝「饅化臉」3原因與對策

    葉立斌/核稿編輯不少人為了變美,但因為體質或是過度填充,造成「饅化臉」的困擾,也就是臉部腫脹。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唐豪悅在在臉書粉專「唐豪悅醫師 Dr Kelly Tang 皮膚醫美」發文表示,饅化臉指的是過度注射填充劑,導致臉部腫脹、不自然,就像發麵的饅頭一樣。饅化臉成因有:過度填充、技

  • 2024-06-27 19:22

    健康網》夏天不能打皮秒雷射? 醫破4大迷思

    沈莉馨/核稿編輯想要美白除斑,但聽說夏天不能雷射,是真的嗎?新竹聖宜診所醫師吳易儒指出,適當的皮秒雷射治療不僅不會使皮膚變薄,甚至能使肌膚更緊緻;而許多人也有夏天不能打雷射的迷思,醫師說明,只要做好防曬,何時都可以雷射。吳易儒在臉書專頁「芳療醫師 吳易儒|新竹雷射微整推薦|醫美 芳療 保養 身心靈」

  • 2024-05-16 17:12

    健康網》眼歪嘴斜恐是神經麻痺 醫:有「這些」症狀快治療

    葉立斌/核稿編輯若出現眼歪嘴斜的情況,不一定都是中風,也有可能是顏面神經麻痺。醫師黃士倫表示,顏面神經麻痺就是貝爾氏麻痺症,它的症狀有:一側臉無力/無法移動、眼瞼或嘴角下垂、流口水、口乾舌燥、味覺喪失,眼睛乾澀或流淚等問題,要盡早治療恢復率較高,大約80%病人在3個月內會痊癒。

  • 2024-03-14 21:02

    健康網》改善紋路免「頸」張! 醫給解方:火雞脖也有救

    沈莉馨/核稿編輯隨著年齡增長、不只體重上升、煩惱加倍,脖子上的紋路竟也多了幾條。新北市立土城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李秉勳分享,頸紋可分橫向、直向,橫向頸紋成因包括最常見的老化、肥胖和長時間低頭,可採用玻尿酸、音波拉提治療,或執行拉皮手術一勞永逸;直向頸紋成因是肌肉過度收縮,造成大家常說的「火雞脖子」,

  • 2023-11-23 15:17

    健康網》臉部4徵兆是心血管疾病高風險 中醫:嘴唇暗紫、雙下巴都中

    近期日夜溫差大,心血管患者需更加注意,可能對健康造成威脅。對此,竹北雅丰唯心中醫診所中醫師王思婷表示,心臟在人體扮演重要角色,當出現異常時,可能出現心血管疾病,如:冠狀動脈心臟病及心律不整等,若能趁早發現心臟的求救訊號,就能及早治療,她分享高風險的4大臉部徵兆,像是嘴唇暗紫、紅光滿面;眉心懸針紋,又

  • 2023-11-14 18:46

    健康網》妊娠蕁麻疹易起水泡、少見於臉部! 中醫列常見3種類型

    懷孕時最擔心身體出現問題,影響胎兒健康,中醫師提到,妊娠蕁麻疹會產生水泡,並少見於臉部。其可分為血虛風燥、氣鬱化火,以及濕熱引起的,因此需針對不同類型,給予不同藥物使用,以改善問題。何謂妊娠蕁麻疹?中醫師在臉書粉專「臻觀/澄觀中醫診所」發文分享,妊娠蕁麻疹會產生水泡,消失速度較慢,且少發生於臉部。而

  • 2023-10-16 15:31

    6月大女嬰異位性皮膚炎脫皮有水泡 救搔癢肌靠這招

    1名6個月大女嬰,右腳大拇趾關節處紅腫且有水泡滲出液、右手腕也佈滿脫皮紅疹與小水泡。台南市立醫院小兒科醫師問診發現女嬰母親也有長期慢性皮膚癢疹,研判寶寶是異位性皮膚炎,建議原有類固醇藥膏治療外,要與保濕乳液一起使用,且每日執行濕敷療法。1週後,寶寶皮膚改善,水泡縮小無滲出液、脫皮紅疹部位也好轉。

  • 2023-09-12 20:43

    健康網》溫差大小心三叉神經痛上身! 醫授3招預防:注意臉部保暖

    秋天到來,氣溫變化大,容易出現三叉神經痛的問題!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提及,三叉神經痛是指臉部的三叉神經內短暫而劇烈的疼痛,通常感覺是一陣一陣的抽痛,或是強烈的刺痛感,好發於春、秋,建議平時可攜帶禦寒物品,如圍巾、帽子或面罩,以保持臉部溫暖,另,適時放鬆壓力,並補充含有維生素B12、鈣和

  • 2023-04-12 17:10

    車禍重傷、死亡率高 醫師提醒:繫好安全帶是關鍵

    20歲的陳姓男子日前與朋友出遊,轎車意外翻落至4公尺下地面,他因休克昏迷被緊急送至醫院急救,所幸經手術後復原狀況良好。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外科部主任馮啟彥指出,當車子受到撞擊時,駕駛或乘客若未繫安全帶,容易造成嚴重傷害甚至死亡,因此,提醒民眾無論前後座都應繫好安全帶,才能確保自身安全。

  • 2023-02-07 20:01

    健康網》溫差大小心面癱! 中醫教2臉部動作增修復率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正是顏面神經麻痺的好發時節。幸福翰醫堂中醫師陳信宏表示,以中醫觀點稱為面癱,一般認為與個體的正氣不足所致,提醒在發現症狀後的7日內,把握治療黃金期,不論是中藥與針灸治療,還建議適度搭配臉部復健動作,如張口閉口、眨眼,只要是在神經組織還沒退化前,就有很高的機率可修復。

  • 2022-06-06 05:30

    口腔腫腫吞嚥卡卡 切片驗出軟顎惡性腫瘤

    一名55歲男病患走進診室,雖然隔著N95口罩和護目鏡,從言談中仍然可以感受到他的口中飄著香菸餘味。他說:「嘴巴裡頭有個東西一直腫起來,有時吃飯、吞嚥會稍微有點卡卡的,已經有2個多月了。」仔細一看,在他的軟顎有一個腫瘤(如圖),表面看起來不規則,我心中想著這應是來者不善。說明切片手術之必要性後,病患同

  • 2021-12-29 20:44

    健康網》冬天敷面膜怕冷? 食藥署:先用溫水洗臉

    冬天肌膚容易乾燥,有些人會選擇敷面膜來加強保濕,食藥署在臉書專頁在「食用玩家-食藥署」及食藥好文網發文分享,冬天如果想敷面膜又怕冷,可以在敷面膜前先用溫水洗臉,若面膜可耐熱,加熱溫度以20-40度為佳,美白面膜則不可加熱。食藥署邀請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說明,面膜屬於封閉性的保養,不論哪一種材質,貼膚性最

  • 2021-12-24 16:42

    健康網》卸妝產品類型一次看 食藥署:使用後都要洗臉

    卸妝產品的選擇和化妝品同樣重要,食藥署在臉書專頁在「食用玩家-食藥署」及食藥好文網發文分享,卸妝油比卸妝乳效果更好,但油肌的人使用後可能容易長痘痘,因此可改用卸妝水,不過眼妝要用油性或卸妝力較強的產品才能卸除乾淨。食藥署邀請台大醫院藥劑部住院調劑組院聘藥師陳冠霖說明卸妝原理,卸妝產品會溶解臉上的彩妝

  • 2021-12-12 13:08

    健康網》臉上痘痘長不停! 醫點出5個成因

    青春痘好發於臉部、胸前及背後,是許多人的困擾。醫師表示,青春痘與外界環境、作息等息息相關,並分享5種常見因素,避免青春痘找上門。賦真妍皮膚專科院長陳建名在臉書粉專「陳建名醫師-美感養成術Dr Ming」發文指出,青春痘好發於12~25歲之間,常見發生包括臉部、胸前、背部等部位。主要形成原因分為皮脂腺

  • 2021-12-06 05:30

    去除臉上大痣 不一定要切除縫合

    人體原本就有黑色素細胞,良性的黑色表細胞聚集增生形成痣。大顆的痣長在臉上,會變成個人標記,容易被取綽號「黑點」或甚至「大痣」。臉上有痣可以點掉,所謂點痣,指的是使用腐蝕劑、電燒或雷射破壞痣細胞。至於臉上的大痣,一般想像需手術。其實以尺寸來決定痣的治療方法並不正確。

  • 2021-11-27 21:02

    健康網》想要剃鬍不卡卡? 食藥署教「3招」小訣竅

    整理鬍鬚是許多男性每日必備的工作,有些人為了保持臉部清爽,甚至會一天刮2-3次,但您了解剃鬍用化粧品嗎?您的鬍子真的刮對了嗎?對此,食藥署教剃鬍用化粧品及剃鬍時的小訣竅。剃前、剃後 建議用不同產品加以保護以化粧品管理的剃鬍產品眾多,像是剃鬍水、剃鬍膏、剃鬍泡沫是在刮鬍前使用,能使鬍鬚膨脹、軟化、易刮

  • 2021-10-10 05:30

    臉部分區拉提 正面側面都年輕

    上了年紀的人都有自己拉臉的經驗。對著鏡子,可以兩手分別將臉頰往上拉提,鏡子裡的自己會顯得年輕許多。手術拉臉即是以這個觀念做的整形,主要是提拉臉頰、嘴邊肉,如果頸部也處理,可以改善雙下巴、火雞脖子。可分結構性老化及表情區老化拉臉牽涉皮瓣剝離,需避開顏面血管、神經,是臉部最複雜的整形手術。大家幻想拉臉之

  • 2021-07-08 15:31

    長期戴口罩、護目鏡而壓傷破皮 護理師親授小撇步助改善

    受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影響,戴口罩、護目鏡已是民眾外出的防護配備之一,然而長時間的佩戴,不少民眾因而出現耳上疼痛及臉部條狀壓傷,甚至是破皮;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特分享防壓知識,讓民眾利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用品,DIY自製減壓工具,預防與改善壓痕對臉部的傷害。

  • 2021-07-06 16:48

    謠言終結站》止汗劑可作粧前控油? 食藥署:能擋汗水無法抑制出油

    炎炎夏日到來,除了汗流浹背的身體黏膩感,臉部也總是不到幾小時就狂流汗又出油,為了挽救形象,許多人認為「止汗劑」可以用來作粧前控油,但食藥署出面闢謠,它僅能擋住部分汗水,無法抑制出油。食藥署表示,止汗劑的原理是在汗腺的出口附近擋住部分汗水,但無法阻擋毛囊出油,這2者是不同的出口,且汗水粒子較小,油脂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