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腫腫吞嚥卡卡 切片驗出軟顎惡性腫瘤
文/楊士維
一名55歲男病患走進診室,雖然隔著N95口罩和護目鏡,從言談中仍然可以感受到他的口中飄著香菸餘味。他說:「嘴巴裡頭有個東西一直腫起來,有時吃飯、吞嚥會稍微有點卡卡的,已經有2個多月了。」
仔細一看,在他的軟顎有一個腫瘤(如圖),表面看起來不規則,我心中想著這應是來者不善。說明切片手術之必要性後,病患同意,隨即在隔天下午進行,結果不出所料,組織化驗顯示惡性上皮細胞癌,為軟顎惡性腫瘤。
軟顎腫瘤通常在早期被診斷出來,因為軟顎腫瘤在做張口檢查時不難看到。
早期軟顎癌患者的治療選擇包括:放射治療,以及手術切除軟顎腫瘤。兩者之治療效果相當,但手術治療往往會伴隨術後的功能障礙。
在正常人的吞嚥過程中,軟顎收縮向上,並壓在後咽壁上,將鼻咽部和咽部完全隔開,如此食物才能往下進入喉嚨。若是軟顎被切除,失去這個功能,病患在吞嚥過程中,食物會向上進入鼻咽及鼻腔後部,甚至部分食物會從鼻孔跑出來,這就是所謂的顎咽功能不全。
此外,失去了軟顎這個構造,病患在說話的共鳴會完全改變,有些病人甚至覺得說話會「漏風」,聲音聽起來和常人明顯不同。
軟顎在語言及吞嚥扮演著關鍵角色,手術治療有可能會大大地影響到說話及進食等重要功能,造成治療後生活品質不佳。
不過,手術造成的軟顎缺損可利用身體其他部位組織來進行重建手術,彌補軟顎缺損,降低吞嚥和語言的影響。
根據美國一項大型研究,影響治療成功的因素包括:年齡、腫瘤期別、以及治療方式。在第1到第3期之軟顎癌,放射線治療和手術治療之成效期鼓相當。第4期的患者則以合併手術及放射治療的效果最佳。臨床上除了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也會適時派上用場。
(作者為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暨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