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logo
  • 2025-06-19 09:34

    健康網》每天「1零食」腸保健康! 醫:緩便秘、降低發炎

    葉立斌/核稿編輯堅果富營養,有益身體健康。高雄馨語診所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郁純彙整多項研究顯示,杏仁果(Almond)富含膳食纖維等營養,有助於腸道蠕動,緩解便秘;再者,其還能改善腸道發炎,保護腸道,建議選擇烘烤或切碎者,每日食用5-30顆即可,並包含外皮一起吃,搭配充足飲水,「腸」保健康。

  • 2025-04-12 19:48

    獨家》中研院發現海藻助好菌 具降低腸道發炎致癌風險

    擬桿菌(Bacteroides plebeius,簡稱BP菌)是人類腸道的常駐微生物之一,若攝取海藻類食物,有助於BP菌在腸道中定殖,中研院生物化學所研究員孟子青、中研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劉扶東及台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陳宏霖團隊透過小鼠試驗發現,在飼料中混入飼料總量1%的海藻,有助BP菌增生且重

  • 2024-12-13 12:39

    健康網》食品添加「鹿角菜膠」 當心腸道發炎、糖尿病

    葉立斌/核稿編輯食品添加劑「卡拉膠」,又名「鹿角菜膠」被廣泛應用於各種食品加工,從布丁、冰淇淋,再到魚漿、肉丸,涵蓋範圍極廣。醫師黃郁純指出,有愈來愈多的實驗,揭露鹿角菜膠可能帶來健康危害,像是容易影響腸道健康導致發炎、衍伸第二型糖尿病等。提醒民眾若有疑慮,或是腸胃正在發炎,就應避免食用大量類似成分

  • 2024-10-22 12:13

    健康網》女喝「炸馬桶特調」瘦不下! 醫揭關鍵:超傷腸道

    葉立斌/核稿編輯1名45歲上班族身高150公分,體重69公斤,有中度脂肪肝,體脂肪率43%,本身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瘤,婦產科醫師建議嘗試減重。因此女子開始減重,並嘗試「炸馬桶特調」助排便,但卻發現體重卻不動如山。醫師進一步檢查發現,女子腸道處於慢性發炎,導致體重減不下來,甚至可能讓其囊腫、肌瘤愈來愈嚴

  • 2024-10-21 18:11

    健康網》腸病毒吃什麼? 營養師推「4類軟質食物」

    黃宜靜/核稿編輯國內腸病毒疫情降溫但仍流行中,最新統計單週停課262班,創5年來新高。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孩子若不慎罹患腸病毒,飲食上可以攝取4種軟質食物,高含水蔬果、點心、主食、高蛋白質食物。高敏敏在臉書專頁發文指出,小孩罹患腸病毒時,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多喝水」,再來才是飲食調整。至於怎麼知道水分

  • 2024-10-16 20:11

    健康網》服用抗生素容易拉肚子? 小心「偽膜性腸炎」

    沈莉馨/核稿編輯服用抗生素沒多久就開始拉肚子?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表示,長期或過量使用抗生素時,腸道中的益生菌會被消滅,導致壞菌異常增殖,損傷腸壁,造成嚴重的腸道發炎和潰瘍,甚至形成偽膜,這就是偽膜性腸炎。提醒不要自行隨意使用抗生素,治療期間避免刺激性食物,也可搭配服用益生菌。

  • 2024-05-13 05:30

    發炎性腸胃道疾病 飲食避免生食、進補

    每年5月19日是世界發炎性腸胃道疾病日(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簡稱IBD)。據統計,全世界超過1000萬人患有發炎性腸胃道疾病,好發於青壯年腸道系統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分別為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症。全球超過1000萬人罹患

  • 2024-03-07 11:21

    健康網》有乳糜瀉該怎麼吃? 醫:避免麩質類、盡早治療

    葉立斌/核稿編輯患有乳糜瀉日常飲食該怎麼吃?醫師提醒,乳糜瀉是使患者在接觸麩質時,使腸道發炎,進而影響食物的吸收。因此,患有乳糜瀉者除了要避免食用含有麩質的食物外,還要盡早接受治療,若不自知或長期未接受治療,會出現嚴重的營養不良,導致更多併發症產生。

  • 2024-03-04 08:31

    健康網》壓力大小心腸道出狀況! 營養師:多吃2類食物改善發炎

    葉立斌/核稿編輯「壓力」是現代人的共同課題,不僅影響心理健康,也可能會造成腸胃道受影響。營養師李婉萍表示,壓力大會加劇腸道發炎,影響整個腸道的蠕動功能,如果想改善腸道發炎,可多吃高纖維及發酵的食物;要少吃甜食、炸物、辛辣等食物,小心會加劇腸道發炎。

  • 2024-01-30 17:30

    健康網》最傷肝的不是喝酒、熬夜? 醫曝這2樣才是關鍵

    葉立斌/核稿編輯大家都知道喝酒、熬夜晚睡傷肝,但其實,最傷肝的不是熬夜;對此,初日診所減重專科醫師魏士航表示,長期慢性壓力、攝取過量碳水化物也有可能爆肝,他建議,可透過補充適應原,或採211餐盤飲食法:攝取適當比例的碳水化合物、蔬菜、蛋白質份數;多吃益生菌;避開酒精和果糖攝取,避免造成肝臟的負擔。

  • 2024-01-14 19:30

    健康網》14款藥易加重火燒心! 醫破解原因:別擅自停藥

    葉立斌/核稿編輯胃食道逆流不僅會帶來胸口灼熱、刺激食道,長期下來可能演變為食道癌。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李柏賢表示,造成火燒心原因眾多,其中最常被忽略的就是「藥物」,因為藥物可能透過影響食道蠕動或食道下括約肌收縮力,加重胃食道逆流。呼籲民眾,火燒心治療上不是只有開立制酸劑和內視鏡檢查,回顧用藥史是

  • 2024-01-09 18:49

    健康網》「這樣吃」預防關節退化! 營養師推抗發炎飲食

    羅碧/核稿編輯關節退化影響生活!營養師林雨薇建議,除了維持體重、運動外,飲食上,將「抗發炎飲食」取代「促發炎飲食」,如紅肉、內臟、鮮奶改成海魚、豆腐和豆乾、無糖杏仁奶;油炸、加工食品改成烤、水煮、蒸食品;全脂乳品改成發酵乳品、發酵豆製品;果汁改成鳳梨、木瓜、奇異果、蘋果醋;小麥麩質製品改吃全穀類、乾

  • 2023-11-09 05:30

    外食頻繁腹瀉絞痛 困難梭狀菌作怪

    41歲曾先生是外食上班族,2年來頻繁腹瀉、腸絞痛,甚至一天吃3餐就拉3餐,就醫做腸道菌相檢查,發現腸道內有困難梭狀桿菌,造成腸道發炎、腹瀉,經服用益生菌及多攝取高纖食物,調節菌群平衡後改善,3個月後不再腹痛、腹瀉,也恢復正常排便。高纖飲食、服益生菌 調節菌群平衡

  • 2023-10-03 06:35

    健康網》逆轉脂肪肝! 研究:改吃抗性澱粉4個月改善40%

    脂肪肝是我國僅次於B、C型肝炎的肝病,若不及早診治,可能會發展成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肝癌。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表示,根據發表在《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的最新研究顯示,只要把主食換成抗性澱粉,4個月後脂肪肝改善40%,且還能緩解腸道的慢性發炎、不易累積脂肪、降低熱量

  • 2023-07-18 07:30

    健康網》排便痛又流血當心肛裂 醫揭引發5主因

    肛門疼痛流血不一定是痔瘡,禾馨醫療直腸外科專任主治醫師陳威智表示,還有可能是肛裂,如果便秘及大便過硬、生育、肛門括約肌痙攣、性行為及患有腸道發炎、直腸癌等情況,都可能增加肛門周圍組織的受損風險,進而引起肛裂的發生。陳威智在臉書粉專「痔瘡專家 陳威智醫師-微創痔瘡手術 台北 大安 永和」發文指出,肛裂

  • 2023-06-05 13:26

    健康網》1週沒放屁要當心! 醫:恐是「3情況」所致

    放屁是正常生理反應,日前1名患者詢問「正常人要放多少次」、「不放屁有什麼後果」並自述已經1週未放屁,胸腔暨重症專科黃軒表示,正常人的放屁次數和量會因個人差異、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有所不同,但若數天或數週沒放屁且伴隨腹脹、噁心嘔吐、體重下降、便秘、血便或黑便等情況,恐是腸道阻塞、發炎、失調,應該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