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2-07 19:48

    健康網》男童起床上廁所突暈倒 一查排尿性暈厥

    羅碧/核稿編輯日前一名男童早上起床上廁所後突然暈倒,隨之甦醒,雖未有其他症狀,但家人還是趕緊送醫。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表示,在兒科中兒童昏厥很常見,包括自主神經介導性昏厥(最常見)、心因性昏厥和神經性昏厥等,大多數情況良性,但部分原因可能危及生命,例如心臟疾病或神經系統疾病。最後經檢查

  • 2024-12-17 21:14

    健康網》猝死逾9成是「心」出問題! 醫籲及早處理心臟疾病

    沈莉馨/核稿編輯最近日夜溫差大,猝死事件頻傳,對此,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在臉書專頁「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分享,無預期的非外力因素死亡, 90%以上是心臟的問題;猝死的危險因素,包括抽菸、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如果及早處理心臟疾病,特別是冠狀動脈疾病及心律不整,就能減少猝死的發生;否則一旦

  • 2024-11-08 11:52

    健康網》孫越代表作《搭錯車》製片 朱鳳崗心肌梗塞逝

    葉立斌/核稿編輯在影視圈相當知名的朱鳳崗,曾擔任孫越獲得金馬影帝的作品搭錯車之製片,同時是影評人,然近日傳出因心肌梗塞過世,享壽78歲。關於心肌梗塞,有不少名人因此離世,包含港星謝志華,以及前職棒球星張誌家等。據報導,朱鳳崗家人希望低調舉辦追思會,並進行花葬。朱鳳崗生前執導《卡卡囌卡卡衝》引發輿論風

  • 2024-10-19 09:23

    內政部:112年國人平均壽命80.23歲 惡性腫瘤影響最明顯

    內政部今(19)日公布「112年特定死因除外簡易生命表」,去年國人一般平均壽命為80.23歲,如排除國內十大死因前3位的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肺炎,平均壽命將可分別提高3.46歲、1.42歲及0.94歲,顯示惡性腫瘤對平均壽命的影響最為明顯。

  • 2024-10-07 14:20

    中年男睡眠呼吸中止症精神差 手術改善找回活力

    43歲李先生經常早睡仍精神不濟,且睡眠常常呼吸中斷十幾秒後再用力抽氣,讓枕邊人十分憂心,原來問題出在睡眠呼吸中止症,所幸經過手術治療後,終於一夜好眠,又是一尾活龍!醫師提醒,睡眠要「重量更重質」,有相關困擾者,應就醫安排睡眠檢查找到原因。馬偕醫院耳鼻喉頭頸部主治醫師林建甫表示,台灣約15%至30%的

  • 2024-09-26 21:47

    礦工醫院院長猝逝》心肌梗塞7大症狀 頭暈、胸悶是警訊

    羅碧/核稿編輯基隆礦工醫院院長黎慶福今天(26日)傍晚在加護病房搶救病患,幫病患插管順利救起,心肌梗塞發作倒臥在地,護理人員見狀立刻急救,給予電擊及施打強心針,無奈仍回天乏術,不治身亡;醫師指出,心肌梗塞常見7大症狀分別為,胸痛或胸悶、喘、心絞痛、上腹痛、冒冷汗、頭暈、噁心嘔吐,應立即就醫救治。

  • 2024-09-25 05:30

    治療心房顫動 「脈衝場導管電燒術」安全性高

    40歲的徐小姐長期有心律不整問題,就醫確診罹患晚期心房顫動,經心臟整流電擊治療雖恢復正常,但又常在國外工作繁忙忘記服藥,控制不佳,台中榮總心臟內科團隊為她進行衛福部新核準的脈衝場導管電燒手術,矯正心律,心房顫動師未再發作,大幅減少中風及心衰竭風險。

  • 2024-09-24 20:10

    心房顫動新療法! 脈衝場導管電燒術 效果好恢復快

    40歲的徐小姐長期有心律不整問題,就醫確診罹患晚期心房顫動,經心臟整流電擊治療恢復正常,又常在國外工作繁忙忘記服藥,控制不佳,台中榮總心臟內科團隊今年7月為她進行衛福部新核準的自費脈衝場導管電燒手術,矯正心律,心房顫動未再發作,大幅減少中風及心衰竭風險。

  • 2024-09-05 11:24

    新北市免費急救課 學操作AED還能救毛小孩一命

    為不讓性命在眼前消逝, 新北市政府為市民開設急救技能(CPR+AED)訓練簡易版免費課程,還能適用於犬貓等寵物。另推廣在10類公共場所設置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並與新北市消防局合作「志願者運送AED計畫」,鼓勵設置場所接獲119通報,讓志願者及時運送AED,提高救活的機率,目前共218個

  • 2024-08-31 22:35

    健康網》30秒測尼古丁成癮度 國健署:十大死因4與菸有關

    劉力仁/核稿編輯醫學研究顯示吸菸與罹患癌症、呼吸系統及心血管系統等疾病有很大的相關,國健署指出,根據統計,國人十大死因中,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高血壓性疾病、心臟疾病等,都與吸菸有關,花30秒測尼古丁成癮度,如得4分以上且有戒菸想法,事不宜遲,在網頁留下聯絡資訊,可讓戒菸專線致電關心。

  • 2024-08-17 05:30

    開車胸悶自撞 老菸槍心肌梗塞不自知

    47歲邱姓業務員駕車自撞車禍昏迷送醫,送醫檢查竟發現他心肌梗塞,左冠狀動脈主幹已完全阻塞,緊急做心導管手術,裝置心臟支架,打通血流,救回一命。抽菸者心梗風險 多2至7倍台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聖瑋指出,邱男沒有高血壓等慢性病,但菸齡近30年,而抽菸者罹患心肌梗塞的風險更是不抽菸者的2到7倍,他提醒,心

  • 2024-08-16 14:13

    老菸槍開車突胸悶自撞 送醫發現心肌梗塞

    台中一名47歲邱姓業務員駕車自撞車禍昏迷送醫,送醫檢查竟發現他有心肌梗塞,緊急做心導管手術,左冠狀動脈主幹已完全阻塞,裝置心臟支架,打通血流,醫師懷疑他是急性發作導致昏迷而車禍,但非常幸運,能救回一命。台中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聖瑋指出,邱男沒有高血壓等慢性病,但菸齡近30年,而抽菸者罹患心肌梗塞的風險

  • 2024-08-02 16:46

    冠狀動脈疾病 黃瑞仁:司法官、警察和醫生三大高風險族群

    為避免司法過勞帶來的健康影響,最高行政法院2日邀請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以「淺談心臟及心血管保健」為題發表專題,介紹心臟疾病的預防與治療,黃提醒「司法官、警察、醫生」是冠狀動脈疾病三大高風險族群,建議應定期進行健檢。黃瑞仁是我國心臟科權威專家,獲獎無數,目前為台大及輔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 2024-07-23 21:31

    健康網》「舉弱男」身體警訊! 醫:恐心臟出問題 盡早就醫

    沈莉馨/核稿編輯勃起障礙是中年男性最不好意思開口的健康問題。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表示,勃起困難,很有可能是心臟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狀,一定要看醫生詳細評估身體的健康情況。劉中平在臉書專頁「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發文表示,勃起障礙是許多中年男性私底下很在意的事情,但卻很少公開討論。有些患者連到了他

  • 2024-07-23 05:30

    是否罹高血壓 20-39歲僅3成自知

    高血壓不是老人病,衛福部國健署2017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20至39歲高血壓自知率僅30.5%,呼籲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以「722」原則量1次血壓,以掌握血壓健康。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科長胡怡君也表示,去年與台灣高血壓學會、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合作為民眾量血壓,經過3個月追蹤顯

  • 2024-07-22 14:40

    20-39歲7成不知已罹高血壓 國健署籲18歲以上每年量血壓

    高血壓不是老人病,衛福部國健署2017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20至39歲的高血壓自知率僅30.5%,換句話說,高達7成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呼籲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以「722」原則量1次血壓,以掌握血壓健康。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科長胡怡君表示,國內18歲以上高血壓盛行率由2013至2

  • 2024-07-13 17:33

    健康網》緊張得「心怦怦跳」 醫說明全因「它」興奮造成

    沈莉馨/核稿編輯很多人緊張時,會感覺到心跳變快、心跳加速,甚至會快到不舒服心悸,算是一種心臟疾病嗎?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說明,因為交感神經興奮造成的心悸,通常只會發生幾分鐘,且隨情緒波動變化。劉中平在臉書專頁「劉中平醫師的心臟科筆記」發文指出,緊張狀態下,交感神經會興奮,導致心跳加速、呼吸變喘

  • 2024-07-11 20:14

    健康網》改善長輩胸悶喘 體外反搏治療EECP助循環

    沈莉馨/核稿編輯很多年長者有心臟方面的疾病,做了心導管、心臟支架手術會有一些不舒服,像胸悶、走路會喘,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表示,這時可以選擇自費、不用麻醉的體外反搏治療(EECP),幫忙將下半身的血液灌回心臟,循回到身體裡,減少胸悶、胸痛等症狀,還能緩解肺臟積水。

  • 2024-07-09 14:02

    健康網》女性心臟病「非典型症狀」! 醫:更年期後風險大增

    葉立斌/核稿編輯心臟疾病非男性專屬,也是更年期女性重大疾病之一,宇平診所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表示,心臟病是女性死因第2位,因症狀不典型,如心肌梗塞發作時,不會感到胸痛,反倒是胸悶、壓緊的感覺為主;心臟病發也較多心臟以外的併發症狀,如肩頸痠痛、肚子痛、噁心頭暈等,且在55歲後,發作機率急速增加,應積極進

  • 2024-07-03 17:10

    癌症續居北市首位死因逾50年 COVID-19降至第5名

    台北市衛生局今(3)日公布2023年台北市死亡人數共計2萬555人,較2022年減少492人,主因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死亡減少585人。依死亡率排序,前10名依序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COVID-19、高血壓性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及腎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