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4-14 11:17

    郁方公公半夜呼吸困難驟逝 醫曝5常見原因 小心這些症狀

    相關新聞請見郁方公公土耳其旅遊 半夜呼吸困難驟逝黃宜靜/核稿編輯資深藝人郁方今(14)日上午哀痛在臉書發文說,公公在土耳其旅遊時,半夜突感到呼吸不過來,心臟有點不舒服,之後便再也沒有醒過來。三軍總醫院衛教資料說明,呼吸困難由多種疾病引起,可分為肺因性、心因性、代謝性、血因性及神經精神性類型,應注意臨

  • 2024-11-08 19:55

    健康網》早1個月發現心梗! 醫曝「5非典型症狀」要注意

    羅碧/核稿編輯天氣轉涼,心肌梗塞風險隨之上升。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心肌梗塞雖然猝不及防,但在發病前1個月內,其實也可能出現消化不適或腹痛、呼吸急促、極度疲憊、頭暈或是肩頸疼痛等5大症狀,這些不典型症狀多樣化,容易誤診,因此若出現這些症狀時應特別警惕心血管問題的可能性,及時就醫檢查,特別是糖

  • 2024-10-29 09:48

    健康網》染黴漿菌退燒就沒事? 中醫:小心久咳、氣喘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幾週黴漿菌感染比例逐漸攀升,常見症狀有發燒、咳嗽、頭痛、喉嚨痛、呼吸急促、肌肉痠痛等。雲鼎中醫診所院長陳玫汝指出,感染初期會有低燒情況,與感冒相似,但退燒後可能會反覆咳嗽,甚至持續好幾個月,多為乾咳,可能伴有少量痰。嚴重可能會出現呼吸急促,或胸悶的情況,且過敏兒容易併發氣喘問題。

  • 2024-10-20 13:24

    健康網》腸病毒單週262班停課 兒童6重症前兆快送醫

    黃宜靜/核稿編輯今年腸病毒疫情反常,本應在入秋後就漸漸脫離流行期,這次不但沒有,甚至就診人次突破以往,創近5年新高,全台單週262班停課,禾馨民權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巫漢盟提醒,如果孩子出現重症前兆:嗜睡、肢體麻痺、肌躍型抽搐、嘔吐不止、未發燒時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別求網路大神了趕快就醫。

  • 2024-09-24 20:10

    心房顫動新療法! 脈衝場導管電燒術 效果好恢復快

    40歲的徐小姐長期有心律不整問題,就醫確診罹患晚期心房顫動,經心臟整流電擊治療恢復正常,又常在國外工作繁忙忘記服藥,控制不佳,台中榮總心臟內科團隊今年7月為她進行衛福部新核準的自費脈衝場導管電燒手術,矯正心律,心房顫動未再發作,大幅減少中風及心衰竭風險。

  • 2024-09-13 14:36

    「惡魔醫生」二宮和也都沒轍! 認識全麻夢魘惡性高熱

    沈莉馨/核稿編輯台、日同步播出的戲劇《黑色止血鉗2ー惡魔外科醫生ー》正夯,劇中主演「嵐」成員二宮和也與竹內涼真今(13日)來台舉辦粉絲見面會。該劇最終集預告中出現二宮和也所飾演的天城雪彥,回憶在幫養母手術時,突發「惡性高熱」去世,本週日將播出的內容也與惡性高熱有關,對此,《黑色止血鉗》醫療指導心血管

  • 2024-09-09 20:35

    健康網》流汗≠運動! 醫:要有「這狀況」出現才算

    羅碧/核稿編輯流汗就算有運動嗎?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暨內分泌科醫師許哲綸在臉書專頁「許哲綸醫師:新陳代謝,內分泌」發文表示,流汗不代表運動,以夏天為例,只要不開冷氣,就算躺著不動也會大汗直流。他指出,要出現「喘」的狀況才算。許哲綸分享,運動時感覺到「呼吸有點急促、沒辦法邊做邊唱歌」的程度,大概就是中

  • 2024-09-03 16:39

    開學腸病毒「升級」大人也中招 兒童重症注意6徵兆

    9月開學季,不少小朋友從幼兒園「升級」成國小新生,光田醫院兒科副主任黃中明發現,開學後腸病毒也「升級」,除了群聚案例多,連大人都「在劫難逃」,呼籲家長除了照顧孩子外,也盡量做好防護,若發現小孩出現嗜睡、意識不清、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手腳無力等重症前兆時,建議至大型醫院就診。

  • 2024-08-03 13:04

    健康網》咳嗽逾3週未癒小心肺癌 醫揭「沉默殺手」7警訊

    沈莉馨/核稿編輯肺癌已超越大腸癌、成為國人癌症發生率第1位,且死亡率也常年居冠。因其早期幾乎沒有症狀,也被稱為「沉默殺手」。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表示,早期肺癌並非無任何症狀,若身體出現「7種警訊」,如咳嗽超過3個星期、痰中帶血、呼吸急促、胸痛、聲音沙啞等,就要小心肺癌上身。

  • 2024-07-28 05:30

    識別過度換氣早期症狀 居家可及時應變

    過度換氣(Hyperventilation)是一種常見但容易被忽略的健康問題,不僅是呼吸急促,還涉及體內複雜的生理變化。●呼吸困難或急促:過度換氣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呼吸困難或急促。患者會覺得吸不到足夠的空氣,伴隨著胸部緊繃感,讓人非常不舒服。

  • 2024-07-23 09:53

    婦人突上腹痛、血便是胃癌4期 免疫治療合併化療治癒

    66歲徐姓婦人有貧血問題,但每年皆健檢,日前突上腹痛解血便、呼吸急促,到台中慈濟醫院檢查竟為胃癌4期並轉移到肝臟。經該院副院長、一般外科醫師余政展安排住院,接受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3個月肝臟轉移、胃腫瘤幾乎消失,到達完全緩解。余政展呼籲晚期胃癌病人不要放棄,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有機會翻轉胃癌。

  • 2024-07-16 16:33

    百日咳增4例!最小僅1個月大 今年累計12例創5年新高

    衛福部疾管署今(16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百日咳,分布於台北市2例、高雄市2例,今年累計12例百日咳,為近5年同期新高,並包含3起家庭群聚,提醒家長要按時帶小孩接種相關疫苗。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上週新增4例百日咳中,1例為台北市1個月大男嬰,未達接種五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

  • 2024-07-16 15:45

    新冠、類流感疫情雙降! 變異株LB.1竄升本土占2成

    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16日)公布,新冠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類流感門急診均較前一週下降10%以上,疫情已過高峰期,新冠8月中旬、類流感8月初可望脫離流行期。目前變異株LB.1本土占比已急起直追達20%,但即使後續躍升主流病毒株,開學前仍不必擔心會造成下一波疫情,要等9月開學後再

  • 2024-07-08 18:04

    健康網》大人也會得腸病毒 醫:發燒+出現水泡、疹子要注意

    羅碧/核稿編輯最近新冠跟流感大流行,鄭煒達診所主治醫師鄭堪弘分享,近日看發燒的病人非常多,也有碰到篩檢都陰性的成人病患,發燒2-3天之後,嘴巴裡出現水泡,手掌腳掌、屁股附近出現典型腸病毒的水泡、疹子,甚至有些人的症狀比小朋友還嚴重,足足花了7-10天左右的治療之後才痊癒,提醒腸病毒不只有小孩會得,大

  • 2024-05-27 16:03

    健康網》腸病毒71型最毒 醫籲5歲以下兒童打疫苗防重症

    葉立斌/核稿編輯看到腸病毒疫情,不但讓家長擔心孩子健康,也讓醫師忙的焦頭爛額。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戴定恩針對腸病毒提醒,在台灣,以腸病毒71型最容易造成重症及嚴重併發症,而且5歲以下是重症的高風險族群,目前並沒有針對腸病毒重症的特效藥,只能靠支持性療法。建議帶孩子接種腸病毒疫苗以預防重症。

  • 2024-05-25 22:26

    健康網》心臟病要禁慾? 醫:免驚!出現「5症狀」才要觀察

    吳柏軒/核稿編輯林伯伯患有心臟病數年,病情一直控制得很好。他認為性生活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可能會加劇病情。三重好幸福泌尿科診所院長高銘鴻於臉書粉專「泌尿科 高銘鴻醫師」發文解釋,一般來說,對於控制良好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性活動是安全且有益的。除非性行為時出現胸痛、呼吸急促、心率過快或心跳不規則、頭暈

  • 2024-05-15 20:28

    健康網》更年期氣喘才發作 醫:雌性激素下降影響呼吸道

    羅碧/核稿編輯以前都沒有,怎麼到了更年期突然出現氣喘狀況?或是原本症狀只是普通,卻在更年期後變得嚴重,輔大醫院耳鼻喉科醫師胡皓淳指出,有研究認為,45-55歲女性體內的雌性激素大幅下降,可能影響到呼吸道的敏感度和反應,導致氣喘症狀出現,或氣喘症狀變嚴重。

  • 2024-04-29 10:48

    健康網》幼兒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 醫:出現6前兆速就醫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期國內腸病毒疫情快速上升,據疾管署資料,目前全國腸病門急診就診人次統計,已超過流行閾值,是10年來同期新高,且今年累計1例重症病例,為感染克沙奇A10型。彰化秀傳急診小兒科黃士倫提醒,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

  • 2024-03-27 11:55

    健康網》腸病毒創近10年同期新高! 4大重症前兆一次看

    葉立斌/核稿編輯近期早晚溫差大,腸病毒活躍,鄭煒達診所主治醫師鄭堪弘提醒,截至24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數已過5700人次,與歷年相比創近10年來同期最高,尤其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若出現4大腸病毒重症前兆,包括:嗜睡、肌躍型抽搐、心跳加快、持續嘔吐情形,應立即就醫,掌握黃金時間

  • 2024-03-27 10:01

    屏東腸病毒提前進入流行期 就診人次超去年同期

    近期氣溫早晚溫差大,腸病毒活躍,全國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五千七百多人次,與歷年相比已創近十年以來同期最高,而屏東縣就診人次同樣比去年高,縣府呼籲民眾注意家中嬰幼兒身體健康狀況,並請醫療院所、學校及幼兒園,持續注意幼童傳播風險及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