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健康網》染黴漿菌退燒就沒事? 中醫:小心久咳、氣喘

2024/10/29 09:48

醫師表示,黴漿菌感染嚴重可能會出現呼吸急促,或胸悶的情況,且過敏兒容易併發氣喘問題;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醫師表示,黴漿菌感染嚴重可能會出現呼吸急促,或胸悶的情況,且過敏兒容易併發氣喘問題;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近幾週黴漿菌感染比例逐漸攀升,常見症狀有發燒、咳嗽、頭痛、喉嚨痛、呼吸急促、肌肉痠痛等。雲鼎中醫診所院長陳玫汝指出,感染初期會有低燒情況,與感冒相似,但退燒後可能會反覆咳嗽,甚至持續好幾個月,多為乾咳,可能伴有少量痰。嚴重可能會出現呼吸急促,或胸悶的情況,且過敏兒容易併發氣喘問題。

黴漿菌感染易與感冒混淆

陳玫汝在臉書專頁「雲鼎中醫診所」發文表示,每到秋冬季節轉變,就是呼吸道病菌流行高峰期,像是流感、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腸病毒等。黴漿菌(Mycoplasma)感染的症狀可能較為輕微,容易與普通感冒混淆,通常會影響呼吸系統,最常見的是引起非典型肺炎,亦稱為「黴漿菌肺炎」。

陳玫汝指出,患者初期會先以低燒症狀表現,多數病人以為燒退後就痊癒,卻發現反覆久咳,部分患者甚至咳上幾個月;而過敏兒容易併發氣喘等其他呼吸道問題,需特別注意。中醫調理可以提升個人免疫力,降低患病風險、反覆久咳等症狀,還能個製化藥方,有效緩解症狀。

陳玫汝說,部分患者會出現頭痛問題,或是肌肉酸痛、關節痛等,類似於流感的全身症狀;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陳玫汝說,部分患者會出現頭痛問題,或是肌肉酸痛、關節痛等,類似於流感的全身症狀;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黴漿菌感染症狀

發燒:輕至中度的發燒,通常不會很高。

咳嗽:多為乾咳,持續時間較長,可能伴有少量痰。

咽喉痛:喉嚨不適或疼痛感。

疲倦無力:感到疲憊,精力下降。

頭痛:部分患者會出現頭痛。

呼吸急促或胸痛:若感染嚴重,可能會出現呼吸急促或胸悶的情況。

耳部問題:有些人會伴隨中耳炎等耳部問題。

全身症狀:包括肌肉痠痛、關節痛等,類似於流感的全身症狀。

中醫治療黴漿菌感染

陳玫汝說,中醫治療主要針對改善症狀、調理體質和提高免疫力,通過使用調理脾胃、止咳化痰、固表益氣的中藥方劑來調理患者的身體。根據病情的不同,中醫治療會因人而異。平日可多按足三里、內關穴、合谷穴。

陳玫汝也提醒,中醫治療強調辨證論治,因此每位患者的具體治療方案,應根據個人症狀及體質進行調整,由中醫師診斷後,制定具體處方認真服藥。黴漿菌感染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治療和恢復,應同時配合休息及飲食調理。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