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熟女髖關節退化跛行 脊骨矯治減緩疼痛

2024/06/17 05:30

▲上半身的脊骨矯治療法可針對五十肩、媽媽手等這類疾病問題。(恩主公醫院提供)

記者陳奕劭/新北報導

新北市一名50歲婦女因為髖關節退化的緣故,走路一拐一拐,雖然經過多次治療、復健,效果仍不理想,困擾不已,所幸後續接受「脊骨矯治療法」,成功減少疼痛頻率,走路步態也變得比較穩定。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70歲以上的老年人大多數都有退化性關節炎,容易產生疼痛、腫脹、發熱等症狀,嚴重時會造成骨刺和關節變形,影響活動力。

恩主公醫院中醫部針傷科主任黃敬仁指出,中醫傳統傷科治療是用推拿、按蹻、關節調整方式,讓身體肌肉與骨骼錯位,暫時緩解不舒服位置的痠痛,但因為人有慣性姿勢,可能導致疼痛復發頻率較高,若需要進一步改善,就必須採取針灸或脊骨矯治療法。

黃敬仁表示,脊骨矯治療法是以輕柔手法將患者錯位的肌肉、筋膜和骨頭,還原到身體結構該有的位置,適合關節受傷、肌肉痠痛、腰椎勞損、脊椎小面關節錯位和髖關活動障礙的患者,而上半身的脊骨矯治療法,對於五十肩、媽媽手的改善效果尤為顯著,下半身則對髖關節肌肉受傷、扭傷、拉傷或閃到腰有效果。

不過,黃敬仁提醒,有椎底動脈血循不良、動脈瘤、骨骼腫瘤、骨骼感染、不穩定性脊椎、發炎性關節炎(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嚴重神經損傷等病史的患者,相對不適合脊骨矯治療法,治療前要先經過專業醫師評估,並由操作經驗豐富的醫師執行。

▲脊骨矯治療法以輕柔手法方式進行。(恩主公醫院提供)

▲黃敬仁醫師採用脊骨矯治療法幫助退化性關節炎患者。(恩主公醫院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