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藍委質疑新冠預算有缺口 疾管署:抗病毒藥估可用至明年底

2024/10/21 15:32

疾管署依近1年新冠疫情推估未來就診趨勢,已採購儲備的抗病毒藥足以使用至明年底。(資料照,記者林惠琴攝)

疾管署依近1年新冠疫情推估未來就診趨勢,已採購儲備的抗病毒藥足以使用至明年底。(資料照,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國民黨立委萬美玲質疑明年新冠防疫預算存在重大缺口,政府僅編列1.9億元用於實驗研究,沒有任何預算是用在篩檢及治療藥物上。對此,衛福部疾管署今(21日)表示,已於今年提前部署編列預算,採購儲備充足的相關抗病毒藥,依近1年疫情推估未來就診趨勢,足以使用至明年底。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已於今年提前部署編列預算採購儲備充足的新冠抗病毒藥物,並完成瑞德西韋(Remdesivir)共30萬劑、倍拉維(Paxlovid)共50萬人份及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共4萬320人份的採購。依據近1年新冠病毒感染推估未來疫情就診趨勢,藥物採購儲備量估計足以使用至明年底。

羅一鈞指出,目前瑞德西韋庫存8萬劑、倍拉維庫存28.6萬人份、莫納皮拉韋庫存1.2萬人份,儲備量充足無虞,將持續監測藥物使用情形,視疫情需要評估擴充需求。明年如遇大規模緊急突發疫情,導致藥物庫存量下降較快時,將以衛福部相關預算,進行調度擴大抗病毒藥物採購,另將視明年疫情評估,編列2026年採購抗病毒藥物預算。

疾管署說明,相較於流感抗病毒藥效期較長,如克流感膠囊效期為7年,新冠抗病毒藥以倍拉維為例,完成驗收交貨後效期僅維持約14至18個月,且新冠疫情變化極大,無法一次性大量採購儲備。

疾管署指出,為發揮最大效益化,避免藥物屆期失效,造成資源浪費,採用部分數量以開口合約進行採購的彈性方式,確保獲得充足在效期內藥物,並能配合疫情變化,適時依需求滾動調整採購數量。

疾管署強調,由於新冠疫情變化大,病毒變異難以精確預測,加上藥廠產能有限、供應時效受國際間需求影響,因此持續與原廠保持密切合作,爭取優先、快速供應我國藥物,確保民眾用藥需求無虞。

另外,疾管署也指出,為保障民眾獲得適切治療,將持續關注監測疾病流行趨勢、藥物最新臨床實證、公共衛生與社會成本效益及國際間診治指引建議,並諮詢專家,適時修訂國內治療指引用藥建議,以做出對國人健康安全最具效益的決定。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