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划龍舟肩膀疼痛卡卡 小心肩關節半脫位

2024/06/07 14:02

中醫師指出,當肩膀旋轉肌無力,會造成肱骨頭無法保持在關節腔中,容易發生旋轉肌腱炎,肌腱撕裂,滑液囊積水等疾病;情境照。(資料照)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每逢端午佳節,除了肉粽,最熱門活動就是划龍舟,長期出力下,肩膀特別容易疼痛,角度受限。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羅凱陽指出,划龍舟常出現肩關節半脫位的情況,主因是旋轉肌無力,造成肱骨頭無法保持在關節腔中,容易發生旋轉肌腱炎,肌腱撕裂,滑液囊積水等疾病,常會造成肩膀疼痛,肩關節活動受限,進而引起次發性肩關節沾黏。

什麼是肩關節前脫位、半脫位

羅凱陽表示,肩部是一個「肩球狀頭及肩窩」的關節。肩球狀頭是肱骨的球狀頂端,嵌入肩胛骨的關節窩-肩窩。由於肩窩較淺,活動範圍大,所以肩部自然相對不穩定,肩關節脫臼就是肩球狀頭跌出肩窩,是比較常見的損傷,就是所謂的脫臼,這會損壞結締組織膜,關節上的軟組織、韌帶、肌肉或是肩關節骨骼。

肩關節脫臼之後應盡快復位,但是肩膀的脫位有程度上的分別,常見9成以上的是為前脫位,簡單來說,受到外力大力撞擊或拉扯造成的脫位,大多是關節脫臼,如同下圖所示,整體外觀上面容易辨認,因為會有相對明顯的形變發生。

中醫師指出,肩膀的脫位9成以上是前脫位,為受到外力大力撞擊或拉扯造成的脫位。(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他說,肩關節半脫位不同於外力撞擊造成的關節脫臼,主因是旋轉肌無力造成肱骨頭無法保持在關節腔中,理學檢查可以發現在肩峰關節處有約半指幅到二指幅左右的凹陷,容易發生旋轉肌腱炎,肌腱撕裂,滑液囊積水等疾病,常會造成肩膀疼痛,肩關節活動受限,進而引起次發性肩關節沾黏,在門診中算是常見的肩膀狀況 。

中醫治療半脫位對策

1.針灸:羅凱陽指出,針灸主要針對肱骨頭及肩關節旁邊周圍的韌帶肌腱,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因此關節需要依賴諸多的肌腱及韌帶來做為穩定的輔助,容易半脫位就是這些軟組織的不穩定。

2.中藥:活血化瘀,疏通經絡,讓軟組織的氣血運行效果更好,更有效率的來提供身體修補所需要的養分。

3.正骨復位:正骨就是要把半脫位的肱骨頭回到原本在關節窩的位子上面,骨頭如同大樓的鋼筋,鋼筋不正,水泥在怎麼補總是會容易歪斜的。

3招改善肩關節卡卡。(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日常預防及保養

羅凱陽也分享2招保養、訓練肩關節。

●旋轉肌群訓練-肩外轉訓練

1.坐在椅子上,屁股坐1/2,上身打直,雙腳平放踩穩地板。
2.訓練手手肘平舉與肩膀同高,手前臂與地板平行,手持約1-2公斤重量物品。
3.訓練手維持手肘不移動,向上轉動90度。
4.轉動手肘時,手肘不要掉下來或者手臂角度沒有維持直角。
5.10下為一組,建議一次三組為適當訓練量。

中醫教肩外轉訓練。(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找出最常讓肩膀脫位的動作

羅凱陽說,曾有患者常有肩膀掉下來的感覺,仔細一問才知道每天要抱小狗去公園散步3、4趟,雖然是小型犬只有4公斤左右,但每天長期抱著,右肩膀跟左手肘都會長期疼痛,建議改成推車之後,疼痛大幅改善,肩膀脫位的掉落感也大幅度減少。

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羅凱陽。(馬光中醫診所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