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髖關節病變「企鵝撞」 3D人工膝關節置換助改善

2024/05/23 05:30

▲圖1:X光顯示看護大哥陳舊性骨折處(紅色箭頭處)。(照片提供/陳志鎧)

文/陳志鎧

61歲的看護大哥跛著腳走進來,他的左腳膝蓋內彎了將近30度。原本他很怕開刀,但因為痛得睡不好、走路像企鵝,只好就醫。

X光檢查顯示,他的左大腿骨和髕骨都有骨折過(圖1),左膝關節軟骨對比右膝,更呈現磨損內翻超過30度的變形(圖2)。

▲圖2:正常下肢應該如同右側紅色直線,左下肢內翻變形將近30度。(照片提供/陳志鎧)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15%,尤其70歲以上老人更有70%以上罹患退化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初期症狀為紅腫熱痛,走路稍微卡卡不順;如果放任不管、持續操勞使用,導致整個軟骨磨損不見,就會出現骨頭撞骨頭的椎心之痛。

關節退化放任不管 軟骨恐磨損不見

大部患者諱疾就醫,導致不敢使用疼痛的膝蓋,改將重心移往另外一側的膝蓋、髖關節或是脊椎,造成企鵝撞的步態,進而產生雙膝或是雙髖關節的退化,甚而引發坐骨神經變形與壓迫!

目前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成功率皆在9成以上,尤其目前全膝人工關節置換的患者,可安排下肢3D影像圖,涵蓋骨盆、髖關節、大腿骨、膝蓋小腿骨及踝關節,並在手術前計算出手術中應該移除多少增生的骨刺與多餘的骨頭。

看護大哥在手術完當天馬上下床自己走到廁所,並期待開始騎腳踏車的復健。

每個手術都有可能帶來的風險,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亦不例外,但是因為怕手術,而造成後續髖關節病變,或是坐骨神經壓迫的問題,更得不償失。如有關節問題,還是應及早就醫,給自己一個大步走路的機會。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