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聚寶盆》術後復健不積極 代償作用傷關節

2023/11/26 05:30

▲X光影像顯示,右側股骨頸骨折。(照片提供/王大翊)

文/王大翊

75歲陳女士退休後喜歡和友人相約爬山,但前陣子爬山時,不慎踩到路旁的青苔滑了一跤,當下右腿痛到無法起身,友人緊急協助將陳女士送醫急救,經X光檢查發現右側股骨頸骨折,立即接受手術治療。為了不因傷勢造成兒孫的負擔,陳女士術後透過外骨骼機器人訓練積極復健,讓健康的關節免於因代償作用而受損,才能加速復原,並自理生活。

可透過外骨骼機器人訓練復健

股骨頸是整根大腿骨最細、最脆弱之處,加上長者常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因此,股骨頸骨折常見於60-75歲的長者,是老年人髖部常見的骨折之一。股骨頸骨折視受傷情況,通常需要透過手術鋼釘內固定修復,或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治療,術後再搭配物理治療,才能恢復正常關節動態,保護其他未受傷的關節。

由於髖關節手術後,使得動態平衡改變,容易出現代償作用,造成患側關節沒有辦法完成的動作,轉而運用健康、沒有接受手術的關節完成,也因為有代償作用,所以人體才能在受傷後,勉強透過健康的關節維持正常機能。

不過當代償作用變成習慣,就會使其他還沒被破壞的關節,受到不正常的代償壓力,當這些小傷害長期累積下來,容易變成機械性疼痛,慢慢發展成神經過度敏感化的問題,久而久之就會變成慢性疼痛。

把握恢復黃金期 加速功能復原

因此,接受過髖關節手術的病人,都會建議術後要立刻接受復健治療,利用神經的可塑性,使用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進行復健,協助病人進行大量重複、高強度的站力和行走等日常性活動,讓身體重新感受正確的步伐及正常的走路速度,才能把握恢復黃金期,加速功能復原,也能避免其他健康的關節,因為代償現象而受損。

提醒民眾,平時除了保持運動習慣,更要注意活動安全,才能降低髖部骨折的發生率。若是接受髖關節手術後,也應立即進行復健治療,才能儘速恢復,並避免因代償作用,使得健康的關節受到損傷。

▲X光影像顯示,右側股骨頸修復。(照片提供/王大翊)

(作者為西園醫院骨科關節中心主任)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