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翊 骨科主治醫師
簡介
專精關節重建及骨腫瘤治療,於國內外醫學會及期刊發表多篇治療研究。
經歷
長庚大學醫學系畢業
曾任西園醫院關節中心主任
曾任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腫瘤與關節重建科主任
曾任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關節中心主治醫師
曾任臺北榮民總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
國際外科學院院士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講師
中華民國關節重建醫學會秘書長
相關文章列表
-
2025-01-19 05:30
練跑練到疲勞性骨折 充分休息可痊癒
50歲許女士熱衷路跑,每個月都會在大大小小的路跑賽事看到她的身影。為了下一場全馬賽事,且希望突破個人最佳紀錄,她近期跑量及速度逐漸增加,訓練過程卻經常感到腳掌不適,赴醫檢查發現是疲勞性骨折。透過適度休息、貼紮、增加重量訓練,終於順利回到熱愛的賽道上。 -
2025-01-12 05:30
早期診斷治療五十肩 別讓疼痛擴散
50歲李女士的工作需長時間坐在電腦前,最近幾個月,她開始感到右肩疼痛,尤其晚上睡覺時疼痛加劇,嚴重影響睡眠品質。起初,她以為是工作壓力大導致肌肉緊繃,但因疼痛持續不減,赴醫檢查確診為五十肩。透過物理治療和肩部伸展和強化運動,李女士的肩部疼痛逐漸減輕,活動範圍也慢慢恢復。 -
2024-12-21 05:30
冠軍鐵捕林家正受傷 棒球員手腕剋星 認識「鉤狀骨骨折」
2024世界12強棒球賽讓冠軍鐵捕林家正一戰成名。他在賽前因鉤狀骨骨折,一度讓教練團猶豫是否該納入先發名單。其實鉤狀骨骨折是棒球員的常見傷勢,棒球好手張育成也曾在比賽中因左手鉤狀骨骨折提前退場。由於棒球員有較高的競技需求,通常開刀治療並休息6-8週後,就能重返球場。 -
2024-12-05 05:30
扭傷腳不慌張 PRICE五字訣自救
25歲張先生日前和朋友相約打漆彈,在找尋遮蔽物躲避漆彈時,不慎踩到樹根跌倒,導致右腳踝出現急性扭傷。張先生當下感覺腳踝傳來劇烈疼痛,隨後出現腫脹情形,並伴隨輕微瘀青。張先生受傷後,難以正常站立和行走,腳踝有不穩定的感覺,透過「PRICE」5字訣自救,再赴醫確認傷勢,讓受傷的關節經充分休息後,傷勢才漸漸痊癒。 -
2024-11-08 05:30
老師患扳機指 拉筋運動改善疼痛
50歲蔡先生是1名國中老師,因長年寫板書,經常感到右手無名指彎曲時卡住、無法伸直,尤其早上起床最嚴重,甚至會發出喀喀聲,令他相當困擾,赴醫檢查確診為扳機指。由於接受保守治療無效,且症狀持續發生,透過經皮穿刺療法治療後,右手無名指順利伸直,讓職涯得以順利延續。 -
2024-09-27 05:30
手臂冒腫塊麻痛 許旺氏細胞瘤惹禍
47歲張先生半年來摸到左側前臂有一顆不明突起物,卻不以為意,直到近3個月經常感覺手臂麻,且麻的感覺一路延伸到小指、無名指,甚至手臂不小心被敲到時,會猶如觸電般刺痛,嚇得他趕緊赴醫檢查,發現是尺神經長瘤。透過手術切除,張先生的前臂不再麻痛,腫瘤經化驗後,確診為許旺氏細胞瘤,所幸腫瘤為良性,讓張先生大鬆一口氣。 -
2024-09-19 05:30
嬤膝蓋痛難下床 置換人工膝關節擺脫疼痛
70歲蔡女士近10年來經常覺得走路時膝蓋卡卡,尤其和朋友相約爬山後,都需要休息多日才有辦法繼續運動。蔡女士最近膝關節疼痛、僵硬的情形變得越來越嚴重,起初都吃止痛藥、復健緩解,但最近保守治療都無法減緩症狀,赴醫檢查發現是第4期退化性膝關節炎,透過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治療後,才恢復原本的生活品質。 -
2024-09-01 05:30
說運動就運動 足底筋膜炎來報到
45歲李小姐是上班族,由於工作性質大多久坐,平時較少運動,經常感到腰痠背痛,聽聞運動可以改善不適,便決定開始跑步,開啟新的生活模式。然而,短短幾週後,她的足跟出現劇烈疼痛,尤其是早晨起床時疼痛最為明顯,赴醫檢查發現是足底筋膜炎所致,經重新檢視自己的跑鞋和運動量,並搭配物理治療,足底筋膜炎的症狀才漸漸消退。 -
2024-07-21 05:30
肩膀反覆疼痛 旋轉肌袖斷裂作祟
65歲許先生(化名)曾經因跌倒傷到肩膀,但當時並未就醫,只有擦藥和貼痠痛藥布。近1年來他經常感到肩膀反覆疼痛,休養一陣子覺得好轉便以為沒事。但最近無論怎麼休息,肩膀疼痛依舊,睡也睡不好,赴醫檢查發現是旋轉肌袖斷裂,由於斷裂處不到1平方公分,尚不需進行手術,透過藥物和復健治療,許先生的疼痛情形漸漸好轉,夜裡不再痛到失眠。 -
2024-07-01 05:30
五十肩痛到無法穿衣 關節授動術改善生活
65歲彭先生多年前曾經搭公車時遇到緊急煞車,拉著吊環的右肩膀重重扭了一下,當下雖然有點不舒服,卻不以為意,近幾年右肩隱約出現不適,最近更痛到無法穿衣服、晾衣物,只能用左手洗頭,生活相當不方便,赴醫檢查發現是五十肩所致,透過保守治療卻不見效,改經由關節授動術治療後,肩功能大幅改善,再搭配復健治療,終於恢復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