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翊 西園醫院關節中心主任
相關文章列表
-
2021-02-21 05:30
年後運動過度 臀中肌反發炎
由於疫情關係,許多民眾多半時間都待在家裡看電視、打麻將,春節期間更天天大魚大肉、怕疫情也少出門,更遑論運動,使臀部肌肉也跟著放假,直到連假後回職場上班,才發現衣褲扣不起來,開始卯起來跑步、騎飛輪、重訓等,卻因沉睡已久的臀中肌「猛然被喚醒」,導致臀中肌炎,造成腰背、髖部及大腿異常痠痛,得不償失。 -
2021-01-28 05:30
天天久站備餐 髖關節滑囊炎上身
65歲廖太太經營早餐店,每天開門久站5小時以上,不時感到大腿外側疼痛,即使星期假日還是得張羅全家早中晚3餐,導致疼痛症狀更明顯,甚至坐著後起身的瞬間更是痛到飆淚,檢查後發現為髖關節滑囊炎,先注射類固醇治療,再搭配復健,疼痛感總算大幅減輕,也建議她要改變生活型態,防止症狀惡化。 -
2021-01-23 05:30
OL腰背劇痛到請假 「腰背肌筋膜炎」來亂
30歲小美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由於公司行號皆於年底關帳,小美幾乎天天加班到深夜,總是感到身體僵硬、肌肉緊繃,日前工作到一半,她起身扭轉身子活絡筋骨時,突然背部一陣疼痛,過幾天更痛到無法上班,趕緊赴醫檢查。 -
2021-01-15 05:30
重訓膝蓋爆痛 原來是膝關節缺血性壞死
45歲許先生為減重開始上健身房,但3個月來卻感到左膝隱隱疼痛,原本以為是運動過度「操太兇」,沒想到休息幾天仍未緩解,輾轉嘗試各種保守治療也不見效。經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竟是「膝關節缺血性壞死」,所幸壞死範圍不大,透過關節鏡手術修整軟骨,同時接受核心減壓手術,又能繼續安心運動。 -
2021-01-11 05:30
吃火鍋腳趾腫痛 拇趾外翻誤當痛風
65歲許先生年輕時為運動健將,由於當年沒有多餘治裝費,訓練時經常穿著不合腳的運動鞋,長期下來右腳大拇趾疼痛,卻沒有深究原因,直到最近因天氣寒冷,經常和親友相約吃鍋,腳趾再度既腫又痛,起初以為是痛風造成,吃消炎藥都不見效,至骨科檢查確診為拇趾外翻,才揭開長年腳拇趾疼痛之謎。 -
2020-11-28 05:30
6旬伯長短腳 置換髖關節找回「長」人生
68歲徐伯伯最近活動時,總覺得髖關節疼痛、僵硬,走路也一跛一跛,甚至出現關節摩擦的聲響,以及長短腳的現象,導致他愈來愈常躺在床上休息,精氣神嚴重耗損,讓家人十分擔心。 -
2020-11-19 05:30
長期應酬豪飲 輕熟女股骨頭壞死
33歲許小姐為餐飲業老闆娘,為了生意時常需交際應酬,近期因髖部疼痛至診所檢查,透過X光檢查無異狀,但她的髖部仍疼痛不已,尤其工作性質需長時間久站,令她相當苦惱,改赴醫院透過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股骨頭壞死,所幸初期發現,透過「股骨頭核心減壓手術」治療,才得以保留原生關節。 -
2020-10-18 05:30
《健康聚寶盆》人工膝關節換13年 再置換消疼痛
63歲的張女士13年前受退化性關節炎所苦,接受全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治療,但最近活動時,感到膝蓋異常疼痛,尤其上下樓梯非常吃力。檢查發現因墊片磨損、變薄,導致人工膝關節鬆動、不穩定,經討論後,透過微創概念進行全人工膝關節再置換手術治療後,張女士又能順利行走,恢復生活品質。 -
2020-08-30 05:30
早期退化性膝關節炎 PRP增生療法免開刀
65歲的許先生年輕時,長時間開車與搬重物,導致膝關節退化損傷。近幾年右膝持續疼痛,有時連下床都有困難,使他終日悶悶不樂,子女相當擔心,檢查確診為退化性膝關節炎,所幸症狀屬於早期,接受「高濃度自體血小板血漿」(簡稱PRP,又稱增生療法)治療後,症狀大幅減輕。 -
2020-08-02 05:30
《健康聚寶盆》75歲嬤膝蓋痛 雙腿磨成O型腿
75歲的陳奶奶早年長期在傳統市場攤位站著賣菜。退休多年後,發現無論是走路或爬樓梯時,總感到膝蓋疼痛,不得不改變走路姿勢,導致雙腿逐漸呈現O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