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4-10-31 14:27

    颱風天急診竟有「這」現象! 醫:飲酒過量問題多

    強颱康芮來勢洶洶,全台今(31日)停班停課,全民備戰,醫療院所大多數門診停診、僅急診照常。急診醫師透露,近年颱風天急診出現不少因過量飲酒而來報到的民眾,因為放假在家聚會,酒喝過量,結果引發噁心、嘔吐,甚至意識不清的症狀,還有人因此受傷。馬偕紀念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則豪表示,急診壅塞是常態,颱風天

  • 2024-09-10 21:14

    工程師豪飲猝逝》5招防醉死人 醫:喝茶、睡覺反更危險

    沈莉馨/核稿編輯竹科25歲工程師參加酒吧促銷活動,8分鐘內灌下1公升調酒,事後被人發現在廁所內猝死,檢警初步相驗疑為飲酒過量肇禍,將解剖釐清死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醫師指出,酒精過量時,會影響大腦機轉導致死亡,不少人認為酒後喝杯咖啡或濃茶,會比較清醒、或者睡久一點,就可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但

  • 2024-09-10 15:19

    工程師豪飲猝逝》8分鐘灌1公升調酒危險!營養師提醒適量喝

    相關新聞請見工程師豪飲猝逝》25歲男喝1公升調酒 醫:嘔吐物恐阻塞氣管致死葉立斌/核稿編輯一名25歲張姓男子,昨清晨被發現在信義區ATT 4 Fun大樓地下2樓廁所內身亡,檢警初步相驗疑為飲酒過量。據友人表示,張男與朋友當晚參加「1公升的眼淚」調酒促銷活動,活動標榜只要8分鐘內灌下1公升調酒,就可免

  • 2024-08-26 12:47

    健康網》研究:避開14習慣失智降45%! 三高、空污都上榜

    葉立斌/核稿編輯台灣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如何讓銀髮族活得健康,成了刻不容緩的議題!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引述1項國外研究整理14項增加失智因素,包括:教育程度較低、高血壓、聽力障礙、吸菸習慣、肥胖、憂鬱、缺乏運動、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過高、過量飲酒、創傷性腦損傷、社交太少、空氣污染

  • 2024-08-19 19:01

    健康網》B群「2時間」吃最有效! 醫曝5類人更需補充

    葉立斌/核稿編輯工作繁忙的上班族經常需要補充保健食品來養護身體,B群好處多,是許多人的首選。昭安泌尿科診所院長陳昭安建議,B群避免空腹吃,「飯後」或「隨餐服用」比較好。另外,他認為有5類人可能更需要補充B群,像是素食者、孕婦或哺乳中的婦女、飲食不均衡者、吸菸族群,以及工作或生活需要大量飲酒者。

  • 2024-07-12 19:14

    健康網》小酌也傷身! 研究:飲酒老得快 尤其這2族群

    沈莉馨/核稿編輯即使是小酌也有害健康!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指出,世衛組織早在2012年就將酒精確認為一級致癌物,該項研究發現,不論是何種飲酒的頻率或劑量,和從不喝酒的人比較,都呈現「衰老加速」的現象,尤其女性及年齡小於45歲者,老化的速度與飲酒量的增加更為顯著。

  • 2024-05-23 19:36

    朴寶藍飲酒猝死》醫曝10大酒精中毒徵兆 NG解酒反更糟

    相關新聞請見:朴寶藍猝逝死因出爐!喝酒出事釀噩耗「生前罹患2肝病」沈莉馨/核稿編輯南韓歌手朴寶藍4月11日飲酒後驟逝,享年30歲。今傳出死因為急性酒精中毒,同時有肝硬化和脂肪肝。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成癮防治科指出,喝酒過量會造成酒精中毒,不僅傷腸胃、傷肝,還會導致死亡,由於酒精中毒者可能不自知,

  • 2024-05-09 15:24

    每2人就1人酒精不耐症 嘉基推廣以茶代酒

    今(9)日是台灣無酒日,嘉義基督教醫院今舉辦免費酒精耐受性檢測,150位受檢測民眾,有40人具有酒精不耐症,也就是缺乏「乙醛去氫酶」(ALDH2)無法順利有效代謝,可能增加罹癌風險,向員工及民眾倡導無酒、節酒、零酒精健康生活。嘉基為響應台灣無酒日,嘉基院長陳煒今與院內員工向現場民眾宣導,包括播放宣導

  • 2024-05-08 12:05

    小酌變豪飲 醫師「無酒日」呼籲:正視酒害

    原本個性內向、容易緊張、不擅言詞的許先生今年41歲,他在大學時發現喝酒有助於社交,每每小酌就能放鬆情緒,跟人互動不會產生距離感,從那時開始,他慢慢接觸各式各樣的酒類,加上他從事業務工作,許先生經常應酬交際,但近年來腹部經常隱隱作痛,容易疲累、吃不飽,日前因急性腹痛就醫,發現急性胰臟炎並緊急住院,同時

  • 2024-04-30 20:30

    健康網》2名男子喝酒致酒精性肝硬化! 醫籲:小酌就好別成癮

    葉立斌/核稿編輯酒喝太多超傷肝!近日,急診醫師收治2位嚴重酒精性肝硬化病患。一名為50幾歲男性因每日都解大量黑便,加上喝酒,送往急救室仍宣告死亡;另一名則是40幾歲男性,因沒吃東西一直喝酒,導致肝功能和腎功能都爆掉,同時又嚴重酸血症。提醒民眾,想喝酒小酌幾杯開心就好,別喝到成癮,容易肝臟壞掉,不僅搞

  • 2024-03-18 17:17

    健康網》女喝酒玻璃下肚 腹部X光無解? 醫:「這些」無法顯影

    葉立斌/核稿編輯王小姐在聚會時,未注意到高腳杯被嗑出一角,不小心把玻璃碎片、冰塊一起喝下肚,而至急診檢查。因患者2小時內有吃飯,胃鏡檢查會受干擾;加上玻璃在腹部X光不會顯影,因此便先返家觀察;針對腹部X光檢查,醫師黃士倫指出,木片、玻璃、塑膠等材質無法顯影,金屬製品則是一定可以顯影。

  • 2024-03-13 20:05

    健康網》年輕男灌酒嘔吐到吐血 一查食道破裂、縱隔腔發炎

    沈莉馨/核稿編輯20多歲男子參加公司春酒時,被同事反覆灌酒、多次嘔吐,甚至吐到吐血、冒冷汗、呼吸困難,而送醫急診。經檢查發現,男子的食道破裂,甚至合併縱隔腔發炎,醫師提醒,暴飲暴食引起的劇烈嘔吐,不僅恐造成食道破裂,若是胃內含物滲入縱隔腔,嚴重還會引發敗血症!

  • 2024-02-29 21:30

    健康網》飲酒過量11危害曝! 營養師:少量喝罹癌率達1.26倍

    葉立斌/核稿編輯週末將至,相信一定有許多人計劃約三五好友出來小酌放鬆,互訴生活中的大小事。但營養師高敏敏表示,長期過量飲酒,會損害全身器官功能,導致視力下降、腦部萎縮、糖尿病、關節炎,嚴重甚至罹大腸癌、肝癌等。據衛福部說明,即便是少量飲酒得到癌症機會是不喝酒的1.26倍。所以小心一杯一杯下肚後,換來

  • 2024-01-28 12:10

    健康網》年節酒後「醉」難解? 中醫教「這樣做」止吐又不傷身

    葉立斌/核稿編輯年終聚會多,加上農曆春節將近,難免會喝酒助興,但昌盛堂中醫診所中醫師陳怡帆表示,千萬別空腹飲酒,因為會讓腸胃吸收酒精更多,導致血液中酒精含量上升更快,也很傷胃;事後要解酒,建議多補充水分、充足睡眠,或可食用有緩解宿醉功效的中藥材,像是薑黃、生薑、葛根。另,要緩解酒後不適,建議可按壓百

  • 2024-01-19 10:22

    喝酒取暖急性背痛 多起罹腰大肌膿瘍

    氣象署預測,下週將有一波霸王級寒流,中部以北低溫可能降至10度以下,醫師呼籲千萬不可喝酒取暖,大甲李綜合醫院最近一個月來,有6起「腰大肌膿瘍」的案例,患者平常嗜酒,天冷喝得更多,由於患者免疫力不好、抵抗力弱,結果細菌感染,引起急性背痛,原以為腰椎壓迫,進一步詳細檢查才得知是造成腰大肌膿瘍,必須住院治

  • 2024-01-17 18:25

    健康網》5旬男喝到斷片血色素狂掉 竟脾臟出血差點掛

    沈莉馨/核稿編輯50歲男子,跨完年後被發現醉倒在路旁,好心人將他送到急診,基本檢傷發現僅有些微擦傷無礙,血色素為15,心跳血壓都正常,但由於未清醒因此留院觀察。2小時候後,檢查發現血壓只剩90幾,心跳高達120,醫師緊急抽血,結果血色素從15掉到11,因此推斷他可能有內出血情況,經醫檢果然發現脾臟有

  • 2024-01-10 19:05

    健康網》3行為比熬夜更傷肝! 醫:避免太多酒、太多藥和吃太飽

    沈莉馨/核稿編輯年關將近聚餐、飲酒、熬夜活動多,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表示,除熬夜易傷肝,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喝太多酒」、「吃太多藥」、「吃太飽、吃太好」,這些其實都比起熬夜更加傷肝。提醒民眾,應改掉這些不良習慣,要不然肝臟會受到極大的損害,最後犧牲掉是自己全身的健康。

  • 2024-01-05 16:25

    健康網》吃對食物好「孕」到 醫推地中海型飲食 顧好卵子及精子

    沈莉馨/核稿編輯若想要好「孕」,夫妻倆必須從備孕期開始調養身體,爸媽必須擁有好體質,這樣好「孕」氣才會到來。婦產科醫師黃珽琦在粉絲團「黃珽琦醫師-不孕症 試管嬰兒 生殖醫學」上分享好孕飲食妙方,從飲食開始著手,建議多吃地中海型飲食,能提升卵子品質,對子宮內膜有良好的影響,也能強化精子品質;另外要少吃

  • 2023-12-23 18:45

    健康網》冬季特調! 耶誕熱紅酒禦寒 中醫解密添加料

    沈莉馨/核稿編輯迎接耶誕佳節,在溫馨浪漫的節日,喝上一杯耶誕紅酒,暖心也暖胃!東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黃佳華表示,香料熱紅酒是歐洲人冬天必喝的熱飲,耶誕市集、耶誕派對絕對少不了它的身影,近年來也逐漸在台灣盛行。其實自己煮熱紅酒很簡單,只要掌握好4大材料,即酒、香料、水果、糖,在冷颼颼的天氣,在家就能享受

  • 2023-11-19 16:44

    健康網》10大暖身方法大公開! 醫:別做2行為超危險恐猝死

    受大陸冷氣團侵襲,氣象局發布多縣市低溫特報,民眾除做好保暖,也要留意猝死風險。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分享「10大保暖熱身方法及2大禁忌」,提醒大家,想禦寒,飲食方面,每天至少吃一頓熱食、適量吃辛辣食物,而日常千萬別做2件事,其1就是吸菸,會使血管收縮變窄、變脆、變硬,進而導致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