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10 05:30
喪親延續性哀傷 4方法走出悲痛
面對重大失落所出現的哀傷,譬如:親人過世以及天災人禍等,在原本的精神疾病診斷準則內,會被認為可能是憂鬱相關症狀。但2022年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第5版的修訂版,把「喪親之痛」也列入診斷之一,中文譯為「延續性哀傷」(Prolonged grief disorder)。
-
2025-02-17 18:21
降低思覺失調症復發 嘉療推長效針劑 健保有給付
思覺失調症若未及早診治,可能導致腦部功能逐漸受損,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引進國際最新的抗精神病長效針劑「INVEGA HAFYERA®」,每半年僅需施打1次,改善病人服藥依從性不足的常見問題,提升其穩定性與生活品質。嘉療社區精神科主任王禎邦指出,國際研究結果顯示,INVEGA HAFYERA®在治療思
-
2025-01-24 05:30
學生情緒障礙 最需及時關懷
日前15歲吳小妹(化名)被母親和老師帶來急診,左手臂滿是美工刀的新舊割痕,這次則是因為在學校有強烈的輕生念頭。原來吳小妹的父親長期有酒後家暴行為,她從小就目睹母親被家暴。母親因此在她8歲時離婚而離家,吳小妹自覺被拋棄,且之後父親家暴對象變成她。10歲時,母親雖然為了她取回扶養權,但她對母親當年的拋棄
-
2024-12-28 17:36
集結精障家屬肉搏經驗 伊甸推出精神困擾者因應指南
精神疾病的照顧者或其家屬,在病人初次發病時期,往往不知所措,伊甸社福基金會為此,集結13名志工家屬討論,將各種「肉搏經驗」、困擾與解方等經驗收集,後續設計製作出精神困擾因應指南-「站在受苦的這一端」摺頁,今(28日)正式發表,並舉辦座談會,盼第一時間接住精障家庭,成為浮木。
-
2024-12-16 11:54
毒癮比精神疾病更傷腦 研究:指標濃度達3倍
使用毒品會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且北市聯醫與國衛院最新研究顯示,因長期愷他命(K他命)成癮而出現精神疾病者,症狀表現與思覺失調個案類似,但在相同的症狀嚴重度下,腦部損傷指標物質濃度大約是思覺失調者的3倍,顯示其腦部損傷程度比思覺失調患者更加嚴重。
-
2024-11-28 17:16
「拈花惹草」療癒身心 思覺失調患者重返職場
台中榮總與台中農業改良場合作,將園藝治療引入花草手工藝創作,帶領身心病友「拈花惹草」提升自我照顧、手部操作和人際關係,經過12週的訓練,24名參與課程的病友病症明顯改善,更有2人成功重返職場生活。精神部主任周元華表示,思覺失調症是精神科重大疾病之一,在國內的盛行率約為千分之6,患者在急性發作時常出現
-
2024-11-03 12:34
精神醫學年會專家齊聚 蕭美琴:台灣在精神健康不斷努力
台灣精神醫學會年度大會昨(2日)於台北市君悅飯店登場,副總統蕭美琴也錄影致詞勉勵,強調當前社會壓力和精神健康問題日益嚴重,精神醫學的發展對於提升國民生活品質至關重要,台灣在精神健康領域上不斷努力,新版精神衛生法歷經15年大幅度修法,更反映政府決心及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
2024-10-25 05:30
精神疾病病友 運動治療重拾活力
40多歲的阿惠(化名)患有思覺失調症已逾20年,經長期的藥物治療及日間病房復健,幻聽與妄想已大幅改善,但殘餘的負性症狀卻讓她缺乏活力,不愛運動、也不參加任何活動,回家後就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不僅越來越胖,代謝也出現問題,必須服用糖尿病及血壓藥物。經日間病房引入運動計畫後,阿惠與病友一起運動,並進行個人
-
2024-10-24 14:32
重大精神疾病患者壽命較一般人短 運動助重拾健康活力
40多歲的阿惠(化名)為思覺失調症病人,經長期接受藥物治療及日間病房復健,幻聽與妄想已大幅改善,但殘餘的負性症狀卻讓她缺乏活力,不愛運動也不參加任何活動,越來越胖,代謝也出現問題,必須服用糖尿病及血壓藥物。經日間病房引入運動計畫後,阿惠與病友一起運動,1個月後血糖控制變好,也重拾生活熱情。
-
2024-10-08 07:31
健康網》3族群易有「慢性偏頭痛」 醫揭4飲食元凶
沈莉馨/核稿編輯許多人都有過偏頭痛的經驗,那您知道有時候它會演變成「慢性偏頭痛」嗎?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謝珮甄表示,約2%的患者會從「偏頭痛」進展成「慢性偏頭痛」,尤其是有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疼痛疾病的患者。另外,攝取過多咖啡因、酒精、起司、速食的人,也容易誘發偏頭痛,長此以往就有
-
2024-09-27 13:34
精神復健創舉 高榮「快樂商店」開張 提供高階工作訓練
高雄榮民總醫院結合精神醫療與企業力量,在院內開設可提供精神復健之友高階工作訓練場域的便利商店,今(27)日「快樂商店」正式開幕,這項創新服務將是國內醫院首創及精神復健的重大突破。高雄榮總院長陳金順表示,深切理解精神復健之友在重返社區過程中所面臨的重重挑戰,希望以此為契機,創新將原本由精神部職能治療獨
-
2024-09-05 15:04
健康網》揭開「百憂解」神秘面紗! 50年前早已發明
葉立斌/核稿編輯「百憂解」是一個身心科藥物,近年在新聞媒體或是影集偶而會聽到;食藥署帶你認識它的神秘面紗。食藥署於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表示,百憂解的學名是Fluoxetine,主要的功能是抑制神經細胞回收血清素,以增加神經周圍的血清素濃度,達到抗憂鬱的效果。它在1972年由美國的禮來藥廠發
-
2024-09-02 14:01
健康網》長時間通學小心 日研究:憂鬱風險高1.6倍
葉立斌/核稿編輯高中職以下學校已經開學,學子或家長是否觀察過上下課的通學時間呢?日本研究發現,高中生從住家到學校的「通學時間」愈長,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愈高。以此提醒家長,為孩子選校時,最好把上下學的交通時間納入考量。日本《朝日新聞》報導,《日本精神病學和神經病學學會學術期刊》(日本精神神経学会の学術誌
-
2024-08-29 17:56
音樂老師罹思覺失調症 接受長效針劑治療重拾教學
感情生變易激發思覺失調症,高雄40多歲陳姓音樂老師,大學時因遭遇感情生變,出現幻聽、多疑等症狀,曾被人誤會中邪,最後就醫確診為思覺失調症,但因抗拒用藥症狀反覆惡化,多次住院治療,直到接受長效針劑治療與專業醫療團隊照護,病情穩定,重拾音樂教學的工作。
-
2024-08-29 17:18
診斷思覺失調新利器! 中榮將影像量化解鎖腦中密碼
台中榮總發表「思覺失調症」科學診斷量化工具,透過磁振造影及單光子腦影像檢查等高端技術,將患者腦中多巴胺調節蛋白及特殊胺基酸異常做定量分析,這是全球首次提出將患者腦中化學物質及結構改變以科學量化,做為診斷及判別嚴重度的工具,相關研究發表在今年《思覺失調症研究》、《神經藥理學雜誌》及《心理醫學雜誌》等國
-
2024-08-23 21:14
健康網》思覺失調症切勿自行停藥! 「這階段」可考慮減藥
羅碧/核稿編輯思覺失調症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精神疾病,通常透過個人化的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來控制。那什麼時候可以停藥呢?食藥署於臉書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發文表示,依照治療計畫的不同階段,會進行不同的評估,但切記不要自行停藥!急性期可能需要服用1-2年,若反覆發作則需要更長時間;定期評估監測,當醫療
-
2024-08-10 05:30
電影「睡人」真實版 呆滯型僵直症 高雄長庚創新療法清醒好轉
男星勞勃狄尼諾飾演的電影「睡人」(Awakenings)中的腦炎青少年,令影迷印象深刻,高雄長庚醫院也成功治療了相同的僵直性病人(catatonia),病患是23歲男性,突然出現不吃不動、姿勢怪異、意識不清、對外界沒反應,由家人送至高雄長庚精神科門診,診療確認是思覺失調症合併解構呆滯型僵直症,即時開
-
2024-08-09 15:19
電影「睡人」真實版! 23歲男呆滯型僵直症 治療後清醒好轉
男星勞勃狄尼諾飾演的電影「睡人(Awakenings)」的腦炎青少年,令影迷印象深刻,高雄長庚醫院也成功治療了相同的僵直性病人(catatonia),病患是23歲男性,突然出現不吃不動、姿勢怪異、意識不清、對外界沒反應,由家人送至高雄長庚精神科門診,診療發現是思覺失調症合併解構呆滯型僵直症,即時開立
-
2024-08-09 11:59
長效針劑助精神疾病控制 國衛院:再住院風險降12%
精神疾病控制對於患者與家屬來說都是一大困難,近年政府與醫界大力推動「長效針劑」,希望幫助患者穩定控制病情、早日回歸社會。國衛院最新研究指出,曾因思覺失調症住院的患者,若能定期使用長效針劑,與從未使用長效針劑者相比,可降低12%至13%的再住院風險。
-
2024-08-08 20:25
到國外呼麻合法不犯法? 醫:日後發生精神病症狀風險增加
孫鵬、狄鶯24歲獨子孫安佐曾在泰國呼麻後,精神恍惚闖民宅被逮,由於部分國家或城市吸食大麻合法化,造成不少人出國嘗試,不過,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醫師王弘裕提醒,根據國外期刊指出,未成年曾使用大麻,年輕時出現精神病症狀的風險增加。王弘裕表示,有人質疑,大麻在很多國家都可以合法使用,為何台灣不行?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