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集結精障家屬肉搏經驗 伊甸推出精神困擾者因應指南
〔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精神疾病的照顧者或其家屬,在病人初次發病時期,往往不知所措,伊甸社福基金會為此,集結13名志工家屬討論,將各種「肉搏經驗」、困擾與解方等經驗收集,後續設計製作出精神困擾因應指南-「站在受苦的這一端」摺頁,今(28日)正式發表,並舉辦座談會,盼第一時間接住精障家庭,成為浮木。
家屬代表阿繆分享,相對其他疾病很容易找到單張的衛教資訊,精神疾病者亟需簡單閱讀的宣導品,在疾病症狀與醫療以外,讓當事家庭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如:困擾可跟誰討論?門診如何跟醫生交流?遇不願就醫服藥時怎麼辦?看似基本,卻對家屬與當事人最重要最切身。
伊甸志工寶華則說,「如何生活」是大家最關注的事,因社會對精神疾病的不認識,導致許多人對發病前兆無意識,用文字來呈現發病的「現象」,能讓人清楚知道,遇到這些狀況需要尋求專業協助。此外,摺頁多數以生活用語為主,希望連結心聲現況,貼近實際需求。
伊甸活泉社區家庭支持中心專案執行者劉秀玟表示,該摺頁歷經兩年與家屬來回對話,蒐集各方回饋,不斷修正且字句斟酌,終在今年10月定稿,將摺頁定位為「敲門磚」,希望引導家屬找到可討論的夥伴,照顧其心中的拉扯與掙扎。
劉秀玟說,摺頁以「一份給親友的初步因應指南」為題,內頁包含:疑似精神困擾狀態的列表,以及在「該怎麼辦」中提供諮詢及檢測相關資訊;背面則整理當照顧者遇到不願就醫,或是不知如何與醫生溝通時的具體建議,其他還有復元過程中,藥物與諮商以外的資源,如:日間復健、就業以及家屬支持資源等,提供更多元的參考。
#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