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 2025-03-15 16:11

    健康網》血便未必痔瘡害的 醫列5症狀小心直腸癌

    葉立斌/核稿編輯血便警訊別輕忽,除了痔瘡問題,也可能是直腸癌的早期警訊!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指出,痔瘡與直腸癌的出血特徵有些相似,但其實存在明顯差異,當出現症狀如出血顏色變深、大便中夾帶黏液、體重減輕、大便變細或排便習慣改變、持續腹痛或排便不淨感,有可能是直腸癌警訊,應儘速檢查。

  • 2025-01-04 17:45

    中榮醫療超級相機等設備啟用 邱泰源:高科技結合人性關懷

    台中榮總引進全國第一台世界最先進的「光子計數電腦斷層」,以及兩台「正子/磁振造影」最新影像診斷設備,造價總計7.4億,具備更清晰影像、更低輻射劑量,提供安全可靠且高品質的檢查服務。今(4)天舉行啟動典禮及未來醫療研討會,衛福部長邱泰源到場剪綵,並中榮對病人健康維護的努力,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表示,醫療

  • 2024-09-02 15:35

    5旬男吞嚥困難疑下咽癌復發 正子掃描揪危急頸椎感染

    57歲陳姓男子罹患下咽癌第2期,接受過手術、化療和放射治療,近期卻又出現吞嚥困難,以為癌症復發到院檢查,經鼻咽喉鏡、電腦斷層(CT)檢查未發現異常,再安排正子掃描卻發現疑似是致命的頸椎感染,立刻安排至急診接受磁振造影(MRI)檢查,確認為頸椎骨髓炎伴硬膜外膿瘍,因當天病情即迅速惡化,立刻安排減壓和引

  • 2024-08-29 17:18

    診斷思覺失調新利器! 中榮將影像量化解鎖腦中密碼

    台中榮總發表「思覺失調症」科學診斷量化工具,透過磁振造影及單光子腦影像檢查等高端技術,將患者腦中多巴胺調節蛋白及特殊胺基酸異常做定量分析,這是全球首次提出將患者腦中化學物質及結構改變以科學量化,做為診斷及判別嚴重度的工具,相關研究發表在今年《思覺失調症研究》、《神經藥理學雜誌》及《心理醫學雜誌》等國

  • 2024-07-29 14:15

    健康網》五月天石頭腰椎滑脫 醫解析治療法

    相關新聞請見五月天石頭腰椎滑脫退出表演 老婆8字吐現況葉立斌/核稿編輯五月天團員石頭近日傳出因之前運動受傷造成腰椎滑脫,須暫停舞台演出,好好靜養;所以未來部分場次的巡演,將退出演出陣容。在經紀公司發表聲明後,老婆「狗狗」也在社群寫下:「一切都會好好的呦!」

  • 2024-07-08 05:30

    大叔上腹痛暴瘦10公斤 MRI揪「珍珠狀」膽管

    60歲C先生上腹痛超過半年,且體重減輕10公斤,曾在其他醫療機構做斷層掃描,原本懷疑肝膿瘍,但因肝內膽管擴張,可能潛藏膽道腫瘤,所以轉院安排磁振造影(MRI),結果顯示肝內膽管擴張,外表呈現「珍珠狀」(如圖),抽血除了發炎指數上升,病人沒有肝功能異常,免疫及癌症指數皆在正常值範圍。

  • 2024-07-05 14:48

    保全薦椎神經沾黏飽受折磨 「西洋針灸」治療緩解疼痛

    台東34歲郭姓男子曾因左側坐骨神經痛接受腰椎手術,術後獲得改善,但一段時間後又開始左臀疼痛,甚至延伸至左大腿,求診高雄七賢脊椎外科醫院,磁振造影檢查顯示沒有明顯的神經壓迫,但左側第一薦椎神經根卻出現沾黏,改採「西洋針灸」治療,病人疼痛終獲大幅改善。

  • 2024-05-21 09:50

    恆春脊椎醫療「辛」風貌 神經外科進駐免舟車勞頓手術

    恆春半島急重症醫療缺乏,近年陸續改建衛福部恆春旅遊醫院(簡稱恆旅),並增設不少科別,其中偏鄉少見的神經外科也出現在恆旅,但不少民眾認為是針對腦中風或重大車禍,主治醫師辛岳翰特別到各社區衛教,強調常見的脊椎、頸椎相關的神經壓迫都是神經外科範疇,能在恆春獲得完善治療。

  • 2023-09-25 05:30

    6歲童高燒、性格改變 磁振造影揪HSV-1腦炎

    6歲大的陳小妹除了曾經因單純性熱痙攣住院外,沒有特殊的健康問題。日前她因為頭痛、高燒和嘔吐而在外院住院治療,並在住院2天後,開始有癲癇發作。雖然用藥物勉強控制住癲癇,但是她逐漸失去定向感,性格也開始改變。因為懷疑是腦炎,外院醫師在第一時間就給予適當藥物,但是因為改善有限,因此依父母的意願,轉診至本院

  • 2023-09-10 21:26

    健康網》MRI檢查不會痛 骨科常見用於7種狀況

    MRI是什麼?會不會痛?台中光田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嚴可倫常收到類似問題,他表示,磁振造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也稱為核磁共振,是一種醫學影像技術,以骨科的範圍來說,常用以檢測關節疾病、肌腱損傷、韌帶損傷、軟骨損傷、骨折、腫瘤以及脊椎問題等,以

  • 2023-08-25 05:30

    攝護腺癌死亡率增 6成發現已晚期

    衛福部統計,去年攝護腺癌奪走1830條生命,已成為台灣65歲以上人口主要的死因之一。醫師觀察,攝護腺癌死亡率10年來攀升47.5%,由於初期沒有症狀,加上國人對攝護腺癌的警戒心不足,有近6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甚至有3成病友初次診斷就有轉移病灶,提醒年滿50歲以上的男性應定期抽血做攝護腺特定抗原(P

  • 2023-08-10 05:30

    元宇宙3D模擬助攻 台大醫搞定難治腫瘤

    台大醫院昨天發表「元宇宙手術模擬平台」,可將病患的X光、電腦斷層、磁振造影等二維影像轉換成3D情境,顯示出病灶與周圍結構,並針對不同器官組織進行逐層分析,或從不同視角進行觀察,為高難度手術提供新解方,除能進行跨時空的病情討論和術前模擬,更有助於醫病溝通,同時成為醫學教育訓練的得力工具。

  • 2023-07-30 15:49

    健康網》操過頭當心疲勞性骨折 物治師曝7大可能原因

    每天上班都好忙,不少人只能利用假日運動,但突然過度或增加運動量,小心疲勞性骨折。禾悅物理治療所物理治療師黃晨恩表示,疲勞性骨折通常和突然增加的活動量相關,也可能與運動的環境變化、穿著不適合的鞋子、動作策略的改變、生物力學的失能、執行反復性的高衝擊運動有關,若女性運動員要特別注意運動相對能量不足的問題

  • 2023-07-23 15:44

    全台4663人同步腹超 異常率破8成 逾半有脂肪肝

    肝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5位,在癌症死因中則是排行第2名,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今(23日)響應世界肝炎日,舉辦「全島一肝 今年超了沒」活動,今天共篩檢了4663人,其中有3795人檢出異常、異常率達81.4%,而被譽為新國病的「脂肪肝」檢出比率達53.7%,相當於每2個人就有1人脂肪肝,將是未來肝病

  • 2023-07-12 16:52

    與為恭醫院策略聯盟週年 中國醫藥大學:中港溪就醫人數成長率達3成

    苗栗縣為恭醫院與中國醫藥大學策略聯盟於7月份已經2年,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院長李文源也至為恭醫院打氣,李文源今天也說,中國醫藥大學與為恭醫院合作後,苗縣中港溪就醫人數成長率達3成,達2萬多人次,急診轉出率逐步下降至0.8%以下,提升民眾對在地醫療的信心,也讓苗栗鄉親擁有醫學中心級的醫

  • 2023-06-10 17:46

    健康網》電腦斷層v.s磁振造影差在哪? 食藥署帶你一次看!

    您是不是經常分不清楚兩種長得很像山洞的醫學影像檢查儀器?有人說,磁振造影是較精密的檢查,照得比較清楚;而電腦斷層有輻射,可能會致癌?所以,磁振造影比較好嗎?食品藥物管理署說明,其實,電腦斷層和磁振造影的用途、原理有所不同,大家不妨先來瞭解一下吧!

  • 2023-03-27 05:30

    23歲青年頭痛、眩暈 磁振造影揪白血病小腦出血

    阿宏是23歲的上班族。6年前,他開始有頭痛與眩暈的情形,2週之後,症狀越來越嚴重,甚至到走路都會偏一邊,於是來到急診。理學檢查顯示,病灶位於小腦,於是安排他接受抽血檢驗與做腦部影像檢查。白血球數值是正常值50倍腦部電腦斷層顯示,他有多發性的顱內出血。更令人驚訝的是,他的白血球數值是正常值的50倍!初

  • 2023-01-29 16:03

    健康網》磁振造影比X光更詳細! 食藥署:這類人不適用

    醫學影像檢查中除了常見的X光檢查、電腦斷層攝影、超音波檢查等,還有「磁振造影(MRI)」。食藥署指出,磁振造影為非侵入式、無疼痛、無游離輻射的成像方式。相較於X光與電腦斷層,其取得的軟組織影像較佳,能提供詳細的解剖影像與生理資訊,輔助臨床疾病診斷,不過體內有金屬植入物者不宜進行。

  • 2022-12-19 05:30

    少女眩暈臉麻 竟是延腦梗塞

    17歲的小莉是一位活潑健康的青少女。就醫當天,她先出現頭痛症狀,之後覺得天旋地轉,因此來到外院的急診。他們幫她抽血檢驗,給予抗眩暈的藥物,經過數小時的治療,改善非常有限,因此轉到本院治療。在急診室,我們注意到她步態不穩,再細問之下,她說她臉有點麻麻的感覺。因此,高度懷疑是中樞型眩暈,於是把她收入院做

  • 2022-08-10 22:09

    健康網》害怕顯影劑引發過敏反應? 藥害救濟基金會:發生率極低

    有時到醫院或健檢中心要做精密的影像檢查時,可能會用到顯影劑(造影劑),藥害救濟基金會在臉書專頁「聰明用藥醫點通-藥害救濟基金會」與網頁指出,使用顯影劑造成的不良反應,例如噁心、嘔吐、紅疹等等,絕大部分是輕微且短暫的,僅極少數的民眾,可能會發生過敏性休克情形,但極為罕見,民眾不需要因為太過擔心而拒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