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童高燒、性格改變 磁振造影揪HSV-1腦炎
文/蕭相如
6歲大的陳小妹除了曾經因單純性熱痙攣住院外,沒有特殊的健康問題。日前她因為頭痛、高燒和嘔吐而在外院住院治療,並在住院2天後,開始有癲癇發作。雖然用藥物勉強控制住癲癇,但是她逐漸失去定向感,性格也開始改變。因為懷疑是腦炎,外院醫師在第一時間就給予適當藥物,但是因為改善有限,因此依父母的意願,轉診至本院。
在兒科加護病房,進行腰椎穿刺,以取得她的腦脊髓液,檢測其中血球的數量、生化值與多標的核酸檢測,得知致病原是第一型單純疱疹病毒(HSV-1)。雖然知道致病原為何,而且外院一開始選用的就是正確的藥物,但是陳小妹病情的進步有限,而且腦波沒有典型的表現。
在局勢陷入膠著之際,血清學和核酸檢測都顯示致病原為HSV-1,之後的腦部磁振造影也與HSV-1腦炎相符合(如圖)。於是我們繼續之前的治療,也就是給予針對HSV-1的抗病毒藥物和免疫調節劑,以抑制腦炎病情的擴散。
當她轉出兒科加護病房時,仍需臥床且使用鼻胃管餵食。轉到兒童神經科持續癲癇的治療,復健科和中醫針灸攜手合作重建她的運動功能。
感染或免疫問題造成
腦炎是由感染或免疫問題所造成的。HSV-1是最常見的一種致病原。HSV-1是一種有套膜、雙股線型DNA病毒。
HSV-1常會破壞額葉及顳葉。因此HSV-1腦炎除了有發燒、頭痛及意識改變之外,也常出現癲癇發作、性格改變、失憶、失語或其他局部的神經學症狀。
腦炎非常的可怕,復原之路尤其漫長。在孩童堅強的意志、父母親的細心照料,和兒童神經科、復健科和中醫針灸攜手合作之下,她已經逐漸康復。
(作者為基隆長庚醫院及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急症暨加護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