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酒精殺不死!》預防腸病毒 最好勤洗手

2024/05/27 05:30

▲手足口病的手出現水泡或潰瘍。(照片提供/陳書農)

文/陳書農

1歲的小睿(化名)前一晚發燒到39度,吃得也比較少,媽媽一早就帶到醫院來檢查。在診間張開嘴巴檢查時,發現在上顎後方有好多水泡和潰瘍。再仔細追問,媽媽提到小睿昨天睡覺時有5-6次像被電到一樣的動作,甚至被自已嚇醒。聽到這裡,我心中的警鈴大響,又1位感染腸病毒的病童,趕緊安排小睿住院接受治療。

▲手足口病的口出現水泡或潰瘍。(照片提供/陳書農)

5、6月進入高峰期

腸病毒在台灣一年四季皆有感染個案發生,但流行季節為3月底起,5、6月與9月為2個流行高峰。根據疾管署追蹤調查,目前台灣已經確定進入腸病毒感染的流行期。

腸病毒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感染最常見的症狀有疱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峽炎的症狀包括:發燒大約3天、在上顎後方(軟顎)處與喉咽部有多數水泡或潰瘍、喉嚨痛等,一般4-6天後復原。手足口病的病程約7-10天,會導致發燒,口腔黏膜、舌頭、上顎、嘴唇等都可能出現水泡或潰瘍,四肢則是以手掌與腳掌為主出現小紅疹或水泡;而四肢的紅疹、水泡也可能出現在膝蓋或臀部。

少數疱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病個案會進展到重症,其中90%為5歲以下兒童。重症前兆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

肌抽躍是指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的動作,若肌抽躍發生次數異常增加,病童會被嚇醒,當連清醒時也出現,則為異常。

嘔吐可能是腦部受影響的表現,尤其是頻繁地、合併意識不佳、無合併其他腸胃炎症狀時更要注意。心跳速率如果在病童安靜且體溫正常時大於120下,就是異常。

可自費施打A71型疫苗

如果出現以上重症前兆症狀,建議立即帶小孩到醫院給專業的兒科醫師評估。針對最常導致重症的腸病毒A71型疫苗已經在台灣上市,保護力可達95%以上,2個月大以上的嬰幼兒即可自費施打。家長可到有疫苗的醫療院所與醫師諮詢討論。

要提醒的是,腸病毒用酒精是殺不死的,請記得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

(作者為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

▲手足口病的足出現水泡或潰瘍。(照片提供/陳書農)

▲酒精殺不死腸病毒,肥皂勤洗手才是良策。(照片提供/陳書農)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