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聚寶盆》降低心血管併發症 血壓高不得

2018/11/25 06:00

▲注意血壓的高低,以確保身體健康;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王晨旭)

文/王晨旭

80多歲的康老伯有30多年的高血壓病史,即使已經出現高血壓性心臟病相關併發症,如陣發性心房顫動、心律不整、慢性腎臟病變、腹主動脈瘤等,但他卻依然故我,不僅吃高鹽飲食,又未規則服藥,血壓值屢屢超過170/100mmHg。

儘管醫師時時告誡他可能發生心肌梗塞、腦中風、主動脈剝離、腎衰竭等病症,但他自認為年紀大了,可容許血壓高一點沒關係,還偶爾支開家人,自行購買速食、泡麵大快朵頤。

某日大餐後就寢沒多久,突發胸悶、呼吸困難從夢中驚醒,緊急住院,發現心臟衰竭併急性肺積水,經氣管插管、呼吸器支持一週後才改善,得以拔管,但僅存的腎功能也因期間大量使用利尿劑造成急性腎衰竭,未來須終生長期洗腎才得以維持生命。

如果康老伯及早持續控制血壓、採低鈉飲食、規則服藥、定期回診,就可延緩高血壓及其併發症的進展,繼續享受人生。

高血壓患者除了注意前述要點外,也要注意維持適當體重、改善作息,才可降低心血管併發症風險。

維持血壓低於130/80

近年與高血壓相關的國人十大死因包括:第2名的心臟疾病、第3名的腦血管疾病、第8名的高血壓性疾病及第9名的腎病等等。高血壓源於慢性的血管粥狀硬化,與老化、壓力、飲食、生活作息及三高疾病等密不可分。發生初期多無顯著症狀,若未適當控制,慢性的心血管併發症將隨著時間持續進展惡化,終致死亡。

過去高血壓BP≥140/90mmHg的定義,已在去年年底新版的2017美國心臟學院與美國心臟學會(ACC/AHA)高血壓指引中,向下調整為BP≥130/80mmHg。若休息時,血壓已超過130/80mmHg,加上未來10年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10%、已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等,即應立即改變生活方式,包括:採取得舒(DASH)飲食、適當運動,並開始使用降血壓藥物積極治療追蹤控制。

秋風已起,冬季不遠,請注意您的血壓高低,以確保身體健康!

(作者為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醫學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