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紅秋葵加熱變綠色? 農糧署解密:多了「它」

2024/06/22 07:31

秋葵依果莢顏色,可分為綠果種(上)及紅果種(下),果形大多為五角形及圓型;示意圖。(資料照)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秋葵有維護視力、預防癌症、增強抵抗力等好處,但你有吃過「紅色秋葵」嗎?農糧署在臉書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分享秋葵冷知識,秋葵依果莢顏色,可分為「綠果種」及「紅果種」,果形大多為五角形及圓型。兩者皆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紅果種則多了水溶性花青素,加熱後會轉為綠色。

農糧署指出,秋葵的花「又黃又大」,中文學名取為「黃秋葵」,大家常說的秋葵則是中文俗名。秋葵雖然名字有秋,但喜歡暖熱氣候,盛產期為夏季,主要產季為每年4月至11月。紅綠秋葵皆能用於煮、炒、蒸、炸、煮湯等多元料理,目前台灣主要以綠果種五角形的永福、清福為大宗。

農糧署提到,嘉義是秋葵的主要產地,集中於鹿草鄉,其次為台南、屏東、高雄等縣市。在民國60年代,鹿草地區種植秋葵其實並不普遍,主要是透過契作出口到日本。直到70年代,隨著日本料理在台灣流行,秋葵才重新受到大家的青睞,成為餐桌上的新寵。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