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國人逾60歲4%心房顫動 醫警:有中風致命危機

2024/06/12 12:39

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劉力瑋(左者)提醒民眾若常有心悸、心跳不規則,要及早就醫治療,以預防中風等嚴重後果。(台南市立醫院提供)

〔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隨著逐漸入夏、時有雨勢,天氣忽冷忽熱,人體生理調節能力受到挑戰,心臟內科醫師提醒心房顫動患者更應提高警覺,因心房顫動會導致心房內血液流動不暢,進而形成血栓,一旦血栓流到腦部,可能引發栓塞性中風,帶來致命危機。

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劉力瑋指出,心房顫動屬於心律不整的1種,據統計,60歲以上國人中約有4%患有心房顫動,而80歲以上者罹患比例更高達10%。這疾病若不加以控制,可能導致心臟衰竭、呼吸困難、疲憊無力、水腫。

此外,心房顫動的另1個大風險在於血栓的形成,劉力瑋表示,心房顫動會在左心房的左心耳處形成血栓,這些血栓若隨血液流動,可能會堵塞腦部、腸子、腎臟或四肢,導致嚴重的中風,進而可能造成患者失能。因此,心房顫動被視為需要長期追蹤控制的慢性病。

心房顫動的症狀,通常表現為不規則的心跳,時快時慢。若患者出現心悸且心跳不規則又快速(超過130、150次/分),應及早就醫。由於所有的心律不整,當心跳恢復正常的時候,都不太容易以1張心電圖去做診斷。因此會以24小時心電圖監測,看有沒有機會在未來的1天中逮到這個心律不整問題。

劉力瑋也說,現在很多穿戴裝置像是智能手錶,不只是記錄心率的高與低,也能把完整的心電圖記下來。若經常有心律不整者,可以藉由智能手錶記錄,就醫時帶來給醫師參考,能有效輔助診斷。

在治療方面,主要有幾種方法,首先是電燒手術,通過心導管技術在心臟內定位並消除異常電信號;其次是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幫助患者維持正常心律。因心房顫動患者伴隨較高的中風風險,需要使用抗凝血劑防止血栓形成,降低中風風險。劉醫師呼籲,若常有心悸、心跳不規則,要及早就醫診斷與接受適當治療,以預防中風等嚴重後果。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