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最新十大死因出爐!癌症蟬聯42年首位、新冠奪命排行下降

2024/06/17 11:29

衛福部公布最新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衛福部今(17日)公布去年國人死因統計,去年總死亡人數有20萬5575人,十大死因由「癌症」蟬聯42年首位,至於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奪走近9千條人命,較2022年減少,排名從第3名下滑至第6名,疾管署預估明年公布今年名次時,可能會掉出15名之外。

衛福部統計處科長呂淑君表示,去年死亡人數20萬5575人,較2022年減少2863人、下降1.4%,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880.7人,下降1.5%;以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世界人口結構調整後的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429.6人,下降3.2%。

死亡人數減少,主要是COVID-19降至8962人,較2022年減少5705人;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檢視去年第10名為5千多人死亡、第15名為2千多人死亡,而今年初到現在,COVID-19死亡約1千例,預估今年死亡率可能低於去年,有機會掉出第15名之外。

曾淑慧並提到,去年COVID-19死亡人數下降,除了疫情降溫、感染人數減少外,持續推動新冠疫苗接種、提供高風險民眾口服抗病毒藥物,都是減少重症與死亡的原因。她也指出,民眾若有呼吸道症狀要快點使用快篩,以利及時治療,且病毒不斷變異,要記得補打疫苗增加防護力。

依死亡率排序,去年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COVID-19、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以及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衛福部統計處處長李秋嬿指出,與2022年相較,癌症及心臟疾病續居前2名;COVID-19由第3名降至第6名,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恢復至疫情前的排名。死亡人數以肺炎增加16.6%、COVID-19減少38.9%最為顯著。

在十大死因中,事故傷害是唯一非疾病死因,尤其以年齡別觀察,位居1至24歲死因首位。去年事故傷害7063人死亡,以運輸事故3068人最多,占43.4%,跌倒1665人次之。若進一步分析各年齡層,運輸事故均居首,第2名則是0至14歲意外溺死,15至24歲、25至44歲接觸毒藥品意外中毒,45至64歲、65歲以上則是跌倒。

另外,雖然自殺死亡位居去年國人死因第11位,死亡人數3898人,但較2022年增加111人,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表示,65歲以上長者自殺趨勢首見下降,死亡率較2022年下降4.9%,研判與去年老人憂鬱篩檢超過62萬人次有關,將持續強化與各縣市衛生局合作推廣,同時15至24歲自殺上升出現趨緩,然而25至64歲中壯年族群自殺趨勢回到疫情前水準,會與勞動部合作推動職場心理健康計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