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高血壓不吃藥又罹胃癌 手術前中風加重治療難度

2024/06/06 21:03

醫師表示,之所以要一直服用血壓藥,是因為許多人因為沒有改掉不良習慣,導致血管狀況持續惡化,才必須一直吃藥;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60歲高血壓患者,因有「一旦開始吃血壓藥就得吃一輩子」的迷思,未服藥控制血壓,後來確診胃癌,手術前住院檢查,醫師警覺發現,患者精神變差,講話遲鈍,於是馬上安排腦部檢查,結果確認中風。由於中風血栓溶解藥物,恐會影響癌症治療,或使手術難以止血。醫療團隊決定讓患者腦神經於黃金恢復期先休養,一個月後再動刀,所幸之後手術順利,神經狀態也逐漸恢復。

血管狀況沒好轉才「藥」一輩子

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陳榮堅於臉書粉專「外科陳榮堅醫師——不藏私的漸健美園地」發文解釋,之所以要一直服用血壓藥,是因為許多人因為沒有改掉不良習慣,導致血管持續惡化,才必須一直吃藥。如果能夠改善生活習慣,高血壓得到好轉,就不一定需要吃藥。

陳榮堅分享個案,此患者被診斷罹患胃癌後,在手術前提前兩三天住院檢查。患者入院後精神狀態越來越差,講話遲鈍,與在門診時侃侃而談的狀態截然不同。手術前一天去看患者,問他問題時,只能回答「嗯嗯啊啊」,已經完全講不出話來。在警覺到可能有中風情形後,馬上安排腦部檢查,包括電腦斷層和核磁共振,結果確定是中風。

陳榮堅說明,胃癌如果沒有妥善治療,癌細胞很容易擴散。但問題是這名病人現在又中風了,中風時需要使用一些血栓溶解的藥物,這一方面可能會對癌症治療產生影響,另一方面是在手術時有可能出現止不住的出血問題。

經過與神經內科醫師討論後,陳榮堅與團隊決定讓患者腦神經的黃金恢復期先休養,一個月後再進行胃癌手術,但心裡仍擔心患者在麻醉後,可能有醒不過來的風險;所幸手術最終順利完成,患者的神經狀態也逐漸恢復。

陳榮堅提醒,高血壓與糖尿病最大的問題就是會導致血管硬化。如果當初患者有好好控制血壓,就能降低許多風險,手術和康復的過程也會順利得多。所以,控制血壓和糖尿病非常重要,不僅能改善生活品質,還能預防一些嚴重的併發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