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59歲男挺過癌症又中風 顱內椎動脈放支架擺脫危險

2024/04/11 09:05

血管嚴重狹窄影響血流。(台北醫院提供)

〔記者董冠怡/新北報導〕59歲江先生是抗癌鬥士,生活作息規律、飲食清淡健康,去年因兩度中風而右半邊手腳麻痺,隨時可能昏厥,多次就醫被告知栓塞位置太深,建議不要開刀,但血栓溶解劑與藥物治療又無法改善,後藉顱內椎動脈血管支架置放擺脫危險。衛福部台北醫院放射診斷科醫師陳啟仁表示,近年腦血管疾病年輕化,平時需留意暈眩、說話困難等腦中風前兆。

江先生說,「我暈的狀況太嚴重了,一般坐著也隨時會昏厥」,只能靠意志力苦撐,走路、爬山都要走大路,且是救護車能到達的地方,不敢一個人待著,就怕突然昏倒沒人發現。雖然已嚴重到生活品質,不過他不想放棄,畢竟連鼻咽癌、腎臟癌都挺過了,發揮科技人鑽研技術的精神,查找相關手術資訊,最終找上陳啟仁,「我相信一定會找到能治療我的醫師!」

陳啟仁說明,顱內血管狹窄的因素包括高齡、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遺傳家族史,有腦中風病史者,再發生機率比一般人高10倍,頭頸動脈狹窄程度若大於7成,也有可能再中風。如果嚴重狹窄且經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建議考慮支架治療大幅降低再中風的機率。

陳啟仁醫師向江先生說明手術過程。(台北醫院提供)

陳啟仁指出,江先生顱內椎動脈左邊完全堵塞、右邊嚴重狹窄且位置很深,難以處理,假使不做手術,又難以預防再次中風,所以評估過後仍進行顱內椎動脈血管支架置放,搭配微導管照的高解析度影像時,發現導絲無法穿過的原因及堵塞盲點,血液流向則從盲點旁的小迴路通過而到遠方,後來將導絲繞過盲點,不斷施轉並調適導絲前端形狀,終於在多次嘗式下順利放置支架。

他提醒,近年腦血管疾病有年輕化趨勢,建議45歲以上可做腦血管磁振造影檢查,及早發現預防疾病,若無異常,之後每2至3年追蹤即可;平常則要注意如暈眩、說話困難、突然視力模糊、肢體麻痺、喪失平衡感、流口水等腦中風前兆,即時就醫治療提升癒後表現。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