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健康網》肥胖易有糖尿病、心臟病 醫授用跨理論模式來減重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管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睡眠呼吸中止症、多囊性卵巢、骨關節炎等,都跟肥胖息息相關。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醫師安欣瑜說,許多人因覺得減重困難而沒打算行動,這時可以參考「跨理論模式」,從沒有打算減重到成功維持不復胖。
安欣瑜在臉書專頁「安欣瑜醫師」發文表示,減重是一種行為改變,在充滿高熱量食物以及久坐的社會文化下,要養成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非常困難,她今年已講了20幾場減重相關講座,許多醫師共同碰到的問題是「要怎麼和患者提起減重」,像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睡眠呼吸中止症、多囊性卵巢、骨關節炎等,這些疾病其實都與肥胖相關。
跨理論模式是根據將要改變行為者的準備程度與動機,將行為改變由改變階段,轉變過程,決策與自我效能來說明。安欣瑜提到,雖然減重在實際上不是那麼絕對可以分類,不過這模式將行為的改變分為6個階段,仍舊具有參考價值。
階段1 前意圖期
這階段的人的特色是「沒有打算開始減重」,通常從未被告知其行為會有不良後果,不知道肥胖就是一種慢性病,跟三高和呼吸中止症等非常相關;曾嘗試改變,但因失敗而感到挫折,他們通常會避免去思考、討論或閱讀與該行為相關之訊息,這時可以做的是:
1.確認沒有準備好改變,澄清減重是他們自己的決定。
2.解釋肥胖對個人的風險,提高對於肥胖危害的認知。
3.利用媒體及網路等提高認知,包括經營自媒體。
4.降低減重的困難度,告訴患者的減重藥物安全有效,副作用極低。
階段2 意圖期
這階段是未來6個月內想減重,個案瞭解減重的好處,也明白減重的困難,這時可以做的是:
1.鼓勵評價減重的利弊。
2.提高自信,再三強調現有減重藥物成效。
3.減重成功模範,親身案例分享。
階段3 準備期
未來30天內打算或已採取某些行為改變步驟,這時的個案已經打算要開始減重,過去一年已有零星的行動,減重門診的初診患者通常處於這階段。這時的目標放在共同制定減重計畫,對於他們的進步經常給予正向反饋與強化。實際上可以做的是:
1.確認個案對於健康飲食生活認知的程度,給予協助鼓勵。
2.識別減重過程中遇到的障礙,並給予協助。
3.協助個案尋求社會支持,確定目標,比如說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階段4 行動期
已採取行動且在外顯行為上呈現改變,但持續時間尚未超過6個月。這時的目標放在激勵和堅持健康飲食和運動行為。可以做的是:
1.鼓勵個案調整提示和社會支持,比如說不囤積零食,並找家人朋友一起運動。
2.對於不可避免的倒退提高意識,提高應對倒退的自我效能,比如說意識到自己想暴飲暴食的衝動,但相信自己可以克服。
3.建立自我監督體系,比如持續拍照記錄飲食內容並規律量體重。
階段5 維持期
原來的行為因採取改變行動而有明顯改變,且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這時「避免復發」為此時期最重要的工作,這時維持支持體系,保持興趣、避免厭煩或精疲力竭是重點,可以做的有:
1.重新評價目前的飲食運動習慣。
2.從外部獎勵變成內在激勵,包括喜歡運動所帶來的愉悅,而非達成醫師的要求。
3.為潛在的倒退做好計畫。
階段6 終止期
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不因誘惑而回復舊行為,零誘惑且十足把握,已將新行為已固化且成為自動自發的反應。
安欣瑜提醒,減重藥物是改變行為過程中的輔助品,讓養成行為變得更加容易,建立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才是重點,否則一旦停止治療,都有可能面臨復胖的風險,這也是她不鼓勵極端的飲食方式,因為持久的可能性低,復胖更快。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