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治病是為了回到原本的人生」 台大醫:癌症微創介入治療早期發現效果好

2023/01/29 06:15

黃凱文表示,「微創癌症治療有個特點,腫瘤必須要是早期,效果才會好」,積極篩檢的目的在於早期發現,「這樣微創消融就有用武之地!」。示意圖。(圖取自shutterstock)

〔記者董冠怡/台北報導〕台大微創介入治療中心主任、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黃凱文近日於世界腫瘤介入治療學會(SIO)年會中,被各國專家推舉為第1屆亞太區主席。身兼多職之餘,每半年也會抽空前往離島、偏鄉義診,至今已持續十幾年。正在山區義診的他表示,從事義診與本身專業有關,「微創癌症治療有個特點,腫瘤必須要是早期,效果才會好」,積極篩檢的目的在於早期發現,「這樣微創消融就有用武之地!」

黃凱文指出,「所有晚期的人,都曾經是早期的病人,可是那時候沒有人發現。」所謂早、晚期可分作「還在局部或已經擴散」,微創介入治療對於已擴散者無用,但若是局部性且沒有其他轉移、擴散或侵犯,例如肝癌患者腫瘤還在肝臟裡,早期發現就可做微創(介入)治療,增加治好或長期存活的機會。

那治好代表可以根治、不會再復發嗎?黃凱文直言,治好了之後,病人會不會從此就不再得病,不是「治好」能保證的事,假設1個人治好了A病,難道一定不會得B病嗎?當患者治好了癌症,接下來要做的是持續密切追蹤,過程中如果發現本來沒腫瘤,卻跑出腫瘤來,意味比較早期、小顆,治療起來也會比「從來沒發現,一發現就很大顆」更有把握。

黃凱文過往曾於演講中提到,「治病是為了回到原本的人生」。他解釋,人都會生病,但有一種是死期來臨前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可能持續多年都在接受治療,跑醫院、吃藥及面對副作用,家人也必須不斷照顧、生活品質差,彼此人生都變了樣。「身為外科醫師,我期待的治療是把病人治癒,讓患者回到自己的人生去,這樣我們就會覺得,這個治療對病人確實有幫助。」

黃凱文補充,現今醫學能夠做到提升患者存活率,非常值得尊敬,但似有點為德不卒,希望患者接受治療若能完全好,是否應該要有更有效的治療。手術切除、微創或介入治療可治癒病人,卻不是所有病人都適用,這也是為什麼他一再強調「早期發現、積極介入」,兩者不可偏廢,並與醫療團隊積極造訪各地進行篩檢與推廣、告訴民眾要去做哪些篩檢。

當病人發現真的有問題時,就能提供資源協助,「這是我們做這個領域的天職,十幾年來也一直都朝這個方向走」。治好之後再鼓勵病人持續接受密切追蹤,「你還是可以維持正常人的人生,唯一要做的可能是每3個月到醫院做個檢查」,這是必要的系統化策略,讓癌友可以回到正常人生。

台大微創介入治療中心主任、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黃凱文近日於世界腫瘤介入治療學會(SIO)年會中,被各國專家推舉為第1屆亞太區主席。(黃凱文醫師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