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7旬翁額頭刺痛起水泡 原是「這條蛇」上身

2024/06/24 14:46

一名70多歲老翁額頭刺痛、長水泡,經前往皮膚科檢查,才發現是三叉神經第一支的帶狀疱疹。(記者陳建志翻攝)

〔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72歲王姓老翁日前出現左側頭痛,一開始就醫診斷為叢發性頭痛,但吃止痛藥未改善,直到前額頭出現紅疹及群聚型水泡,前往皮膚科就醫才確診為左側三叉神經第一支的帶狀疱疹。所幸經醫師給予抗病毒藥治療,再加上止痛藥、維他命B12及傷口早晚換藥,一週後皮膚逐漸恢復,疼痛也緩解讓他恢復正常生活。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皮膚科醫師葛宗昀表示,帶狀疱疹俗稱「皮蛇」,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感染,為小時候感染水痘後,病毒潛伏在背根神經節,長大當抵抗力變差時病毒從皮節長出成為帶狀疱疹。疹子出現前患者常會先感到刺麻、抽痛及有燒灼感,接著疹子長出會看到紅斑、群聚大小不一的水泡,患者若免疫力較差,如癌症病史、洗腎、血液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劑,可能會出現瀰漫性的分布。

葛宗昀指出,帶狀疱疹治療越早使用抗病毒藥效果越好,最好是在發病3天內,如果是免疫缺乏病人或長在特定位置,如這個患者長在三叉神經第一支(可能影響視力)或薦椎第二節(可能導致大小便失禁),健保可給付身體可利用率更好的Famciclovir或Valacyclovir,如果病況嚴重或出現瀰漫性分布,可能需要住院接受靜脈注射。

葛宗昀表示,此類患者往往會感到相當疼痛,有3成的病人疼痛甚至會持續超過3個月稱之為「疱疹後神經痛」。此時可依疼痛狀況使用普拿疼、消炎止痛藥、神經止痛藥或含鴉片類止痛劑,有時可加上三環抗憂鬱劑輔助減緩疼痛。另外,也會給予病人維他命B12幫助神經修復及減少疼痛時間。至於皮膚水泡破掉會形成傷口,建議早晚換藥及避免觸碰自來水,如果有細菌感染現象需要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療。

葛宗昀指出,台灣每年約有12萬人得帶狀疱疹,其中50歲以上比例明顯增加。目前帶狀疱疹疫苗為重組蛋白疫苗,比起以往的減毒疫苗效果更好且維持更久,施打10年後仍具有89%的保護力。建議50歲以上、有免疫相關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劑或曾經得過帶狀疱疹的人,可自費施打疫苗。

葛宗昀提醒,帶狀疱疹的誘發跟免疫力息息相關,壓力、熬夜及免疫下降都會誘發疾病產生,所以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是減少帶狀疱疹發作最重要的因素,一旦發生帶狀疱疹應及早就醫,盡早使用抗病毒藥,才能有效減緩患者痛苦。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