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1-06 11:26
健康網》5顆纖維瘤+蛋白尿 醫揪出結節性硬化症
羅碧/核稿編輯1名62歲女患者因蛋白尿過量及腎功能不全就醫,腎臟內科醫師發現她的鼻部兩側有3顆血管纖維瘤、腳趾甲也有2顆,腎臟超音波也有異常發現,高度懷疑是結節性硬化症候群,相關檢查也確認患者罹患此病,因而對症治療,提升患者生活品質。樂生療養院院長,也是腎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偉傑指出,這名女患者就醫時,
-
2024-09-25 11:40
8旬嬤嘴角長疱疹 引起病毒性腦炎險喪命
台中1名80多歲阿嬤,年初曾因嘴角長水泡,診斷為疱疹感染,同年3月又因臉歪嘴斜、說話口齒不清就醫,期間一度診斷為暫時性腦缺血,電腦斷層檢查無異常,藥物治療後症狀緩解出院,1週後病人出現不適、意識改變、癲癇再送豐原醫院,腦部核磁共振及腰椎穿刺採集腦脊髓液送檢驗,診斷為腦炎並為第一型單純疱疹病毒感染,經
-
2024-09-06 19:05
健康網》30歲男頭暈竟是腦瘤 醫:2徵兆揪危險
羅碧/核稿編輯30歲男子成天頭暈像喝醉酒,且持續好幾個月,關心診所耳鼻喉專科醫師饒曼齡仔細詢問後,發現他還有視力模糊、些微複視的狀況,安排轉診後診斷腦部良性腫瘤。因此提醒民眾,若是整天持續的頭暈,合併看見疊影、吞嚥困難、步態不穩等症狀,就醫時一定要說出症狀,以免延誤治療。
-
2024-07-30 05:30
皮質基底核退化症 非典型巴金森症之一
70歲的黃先生是退休司機,大約3年前,反應與動作越來越遲緩,黃太太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有一回他開車竟然停在1個十字路口,不知道怎麼開下去,黃太太問他為什麼?黃先生也說不出來。之後的他總是慢吞吞地行走,容易跌倒,眼睛很少眨眼,面部表情呆滯,口水顯得很多,並且經常嗆咳,講話也越來越小聲。
-
2024-02-22 11:23
50歲壯男突發性單腳無力 小中風找上身
高雄市立民生醫院神經內科近日接收一名50歲中壯年男性患者,先是突然感到嚴重頭暈,隔天發現右腳無力、不聽使喚,原以為是腰部受傷就醫,但神經內科醫師發現,患者不僅右腳無力,連右手的精細動作也受到影響,進一步檢查為俗稱小中風的「小洞性中風」,多出現在三高患者。
-
2023-12-06 05:30
惡性腦中風搶救 考驗病家、醫護
這次從心臟科轉來的病人是一位76歲的女性,在進行心律不整的電燒手術中出現意外,左心室破裂出血,緊急由外科進去將充血的心包膜切開,並且縫合破洞,然而時間緊急到還沒有上麻醉就心臟停止,不得不一邊做心肺復甦術,一邊用葉克膜體外循環,雖然心跳、血壓有回來,但是停止時間將近20分鐘,缺氧、缺血的腦傷嚴重度有待
-
2022-07-24 14:44
兒少癲癇治療嘸通拖! 醫:嚴重有猝死風險
腦部神經元短暫不正常放電會導致抽搐,若反覆自發性抽搐發作,就稱作癲癇。成大醫院醫師指癲癇是兒童常見神經疾病,全球每年約有1千多萬名15歲以下兒童患有癲癇;而每年新增癲癇患者,兒童約占40%。癲癇反覆發作會影響病患生活品質,並可能伴隨長期神經、認知、心理等障礙,如持續發作不治療,嚴重有猝死風險,找出真
-
2022-07-21 13:22
我科學家成功估算腦血管年齡 可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
陽明交通大學博士黃楚中、特聘教授林慶波、台北榮總醫師鍾芷萍等組團隊,運用人工智慧分析上千名老年人的腦部核磁共振影像,建立數理模型,利用腦白質體積估算腦血管生理年齡,可預測心血管病變,研究成果已發表國際期刊《年齡與衰老》(Age and Ageing),未來可應用臨床、治療老化疾病等。
-
2022-07-20 05:30
女童一哭就軟腳 竟是中風
中風不像是個會在兒童時期發生的病,因此當它真的發生時,往往沒人想到而錯過了黃金治療時間,其中有些兒童中風又更為罕見與特別。「我都不敢哭,因為只要一哭,腳就會軟掉站不起來。」8歲的小美(化名)在我面前神采奕奕地這樣說,完全不像是個生病的孩子,更別說是中風。但她這不尋常的狀況自3個月來,愈來愈頻繁發生,
-
2020-09-22 12:48
全世界只13名病患! 長庚陽明合作發現新「平腦症」基因
人類腦部有很多皺褶稱作腦迴,但極少人發育不好使腦迴平滑無皺褶,被稱作「平腦症」;長庚醫院和陽明大學合作發現,一種全新的平腦症致病新基因,是病患自發性的突變,全世界僅13個相同狀況的病患。小佑(化名)今年20歲,出生時跟其他小孩沒有什麼很大的差別,但媽媽發現他的語言能力似乎發展較慢,到一歲半還只能講一
-
2020-02-19 05:30
年輕姊弟手抖 確診「威爾森氏症」
一名26歲女性近幾年來左手要拿東西時都會顫抖,但她不以為意。日前發現走路越來越不穩,甚至到了不扶牆便無法行走的地步,因此掛急診就醫。神經內科醫師發現,她有肌張力不全、動作遲緩等神經症狀,眼睛也有典型的棕色環,經相關檢查後,確診是罕見的「威爾森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