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頻道logo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皮質基底核退化症 非典型巴金森症之一

2024/07/30 05:30

▲已故武打女星鄭佩佩生前的疾病診斷即是「皮質基底核退化症」。(資料照)

▲已故武打女星鄭佩佩生前的疾病診斷即是「皮質基底核退化症」。(資料照)

文/羅彥宇

70歲的黃先生是退休司機,大約3年前,反應與動作越來越遲緩,黃太太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有一回他開車竟然停在1個十字路口,不知道怎麼開下去,黃太太問他為什麼?黃先生也說不出來。之後的他總是慢吞吞地行走,容易跌倒,眼睛很少眨眼,面部表情呆滯,口水顯得很多,並且經常嗆咳,講話也越來越小聲。

我初次見到黃先生時,他已經需要輪椅協助移動,雖然看似木然,但能跟我對上眼,也能用眨眼準確回應我的提問。他的四肢手腳相當僵硬,右邊又比左邊硬了一些,幾次想要將他彎曲的右臂被動伸直,反而有更大的阻力出現。除了僵硬之外,整隻右手蜷曲成一個固定的姿勢,但沒有顫抖。

黃太太對我說:「我們之前看的醫師說這是巴金森病,可是吃了那些藥,好像也沒什麼改變,這些年就是一路惡化。」

一般來說,這類動作變慢或僵硬可以歸類在巴金森症候群,可是黃先生的退化速度快,才3年就出現跌倒,但沒有顫抖,也對左多巴藥物沒有反應,因此可以歸類在非典型巴金森症候群。

我看了黃先生在外院所做的腦部核磁共振,可以發現頂葉連同基底核區萎縮特別嚴重,幾乎可以診斷「皮質基底核退化症」。

「皮質基底核退化症」是指同時在大腦皮質與皮質下的基底核發生神經退化,不僅會出現類似巴金森症的動作障礙,也會合併失智症。事實上,這樣的罕見疾病,只能針對肌肉僵硬做症狀治療或復健,並沒有藥物能改善或延緩退化。每回和病人或家屬討論起這個疾病時,挫折感也很深。

不僅出現動作障礙 也會合併失智症

疾病的治療發展需要從了解病理機轉開始,因此病理樣本或材料十分珍貴。大腦病理複雜,要在生前進行大腦切片取樣幾乎不可行,而若要在生後進行研究則有賴病人同意捐贈大腦。日前傳出武打女星鄭佩佩離世,而生前的疾病診斷即是「皮質基底核退化症」。她於2019年被診斷該病至今5年,病程惡化較典型巴金森症快速,病逝後,捐出大腦供醫學研究即是一例。

台灣腦庫去年剛成立,今年3月已有第1位捐贈者,未來若要期待腦神經罕見疾病的治療突破,腦庫資料的累積是非常關鍵的一步。

(作者為台東聖母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醫學新知:皮質基底核退化症

皮質基底核退化症(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CBD)是1種濤蛋白沉積所造成的神經退化疾病,每10萬人當中大約只有5名患者,僅占所有巴金森症候群的5%,相當罕見,平均發病年齡落在64歲,相關的危險因子不明。

診斷可根據臨床特徵與腦影像掃描,但治療方面則尚無定論。

(文/羅彥宇)

▲台灣腦庫在去年揭牌成立。(資料照)

▲台灣腦庫在去年揭牌成立。(資料照)

▲黃先生的腦核磁共振顯示,頂葉皮質嚴重萎縮。(照片提供/羅彥宇)

▲黃先生的腦核磁共振顯示,頂葉皮質嚴重萎縮。(照片提供/羅彥宇)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