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聚寶盆》 連續血糖監測 老夫妻不再鬧彆扭

2016/05/15 06:00

老年糖尿病患血糖值過低或太高都不好;圖為情境照。(照片提供/杜思德)

圖.文/杜思德

血糖控制目標建議表格

一對80多歲的老夫妻,平日由先生為太太施打胰島素,控制糖尿病。但最近卻因太太的血糖起伏不定,先生自行協助調整胰島素劑量,仍無法達到預期結果,於是他開始碎念太太飲食不忌口,讓老夫妻倆陷入衝突危機。

健康小叮嚀—高齡長者血糖控制注意事項

醫療照護團隊想當和事老,不過,得要先解決已有36年糖尿病史老太太的血糖控制問題。

運用定量餐盤,控制食物份量。(照片提供/杜思德)

醫師助調整劑量與食物控制

老先生表示,他每天早上固定為老太太量測血糖,當量測值高時,老先生會自行增加老太太的餐前胰島素施打劑量,有時甚至增加了4個單位,結果老太太下午時間,有時會出現低血糖冒冷汗的症狀,當晚老先生即會採取停打胰島素的對應措施,隔天一早一量,老太太又是高血糖的表現,老夫妻倆的恩愛,即因此一「惡性循環」而備受衝擊。

老先生既擔心老太太因血糖高而出現併發症,又擔心老太太低血糖導致疾病風險;老太太則嫌老先生囉唆,這個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搞得她很憂鬱。

醫護團隊與兩老及兒子商量後,決定為老太太裝上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GMS),進行每天24小時的血糖監測,連續5天。

結果發現,老太太這一陣子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仍在於胰島素施打劑量及頻率亂了章法,尤其擔心低血糖風險,而在晚餐前停打胰島素,晚餐後3至4小時,血糖值即升高為300至400mg/dl。透過CGMS所呈現的血糖數據圖形視覺效果,老先生立刻體會,幫忙調整胰島素劑量的作法,但未見成效。

經醫囑,重新開立胰島素施打劑量處方、改以「定量餐盤」控制食物份量,加上老太太高齡及考慮低血糖風險等因素,讓老先生認知可以適度放寬對老太太的血糖值監測標準。追蹤結果,患者目前定時定量施打胰島素,曾監測到血糖兩次192mg/dl,老先生也都可以接受,未再忍不住自行加藥和碎念,老夫妻倆終於因學會「包容」和血糖穩定而重拾恩愛。

(作者為鹿港基督教醫院院長)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