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四肢出現骨質異常 2個月大男嬰染梅毒!

2024/06/21 15:36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近年年輕族群感染梅毒、淋病個案數增加,民眾務必提高警覺。(資料照)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疾管署今(21日)公布今年第2例先天性梅毒確定病例,為2個月大男嬰,6月上旬高燒40度,並有四肢部分骨骼骨質異常,父母也都驗出梅毒陽性,3人都在治療中。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近年年輕族群感染梅毒、淋病個案數增加,且女性增幅較大,民眾務必落實預防措施,並在發現異常時儘速就醫。

曾淑慧說明,今年第2例先天性梅毒確診個案為2個月大男嬰,6月上旬因高燒40度就醫,醫師檢查發現有皮膚紅疹、色素沉著,且X光檢查顯示四肢部分骨骼出現骨質異常,因此通報為疑似先天性梅毒,後經檢驗確診,父母抽血檢驗後也都是陽性,一家3口一起接受治療中。

此外,曾淑慧指出,梅毒可通過透過胎盤傳染給胎兒,造成先天性梅毒,嚴重甚至會導致早產或新生兒死亡,故孕婦應在懷孕前期(妊娠12週)及後期(妊娠32週)產檢時接受梅毒篩檢,案母孕期第12週、第32週檢驗結果皆為陰性,推測是懷孕32週後至生產前的不安全性行為因而感染梅毒所致。

曾淑慧說,2016至2023年間,國內先天性梅毒個案數落在1到2例不等,僅2018年未有個案,但2023年的新增通報梅毒、淋病感染數,較2022年增加2%、3%,且雖女性感染數較少,增幅卻高於男性,梅毒、淋病分別達到21%、8%,「不安全性行為」是主要感染原因。

針對國內梅毒、淋病感染情況,曾淑慧進一步指出,15至24歲的年輕族群的梅毒、淋病感染數增幅最為明顯,分別達到19%、7%,而接下來進入暑假期間,梅毒、淋病又是經由皮膚、黏膜和血液傳染的性傳染病,雖可治癒,但無法終身免疫,只要有不安全的性行為,就可能感染,民眾務必提高警覺。

此外,曾淑慧指出,先天性梅毒的症狀包括體重不足、發燒、水疱、色素沈著斑、鼻腔黏膜斑疹、鼻骨和鼻軟骨受損致鼻根下塌、骨膜炎、骨髓炎、骨骼發育不良、關節腫大囊內積水、角膜混濁影響視力、齒列不整齒距寬、耳聾等,更嚴重者,可能導致死產或新生兒死亡。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