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怒罵孩子好後悔 心理師:表達歉意4技巧

2024/06/27 20:38

心理師提醒,若看到孩子因被罵後難過的神情而後悔時,或許可以溫柔的話語跟孩子道歉;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photoAC)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日常生活中,可能因為趕時間而孩子卻拖拖拉拉不肯配合,或是孩子不聽話而忍不住大聲責罵,但如果看到孩子驚恐或委屈的表情而感到懊悔,想要道歉,卻又不知如何做的時候,心理師提供4技巧,分別為「習慣成自然」、「描述事件」、「避免責備」,以及「別找藉口」,透過溫柔語言建立親子關係。

台北市童伴心理治療所所長蔡百祥在臉書粉專「蔡百祥臨床心理師」分享案例指出, 在家族聚會上,家人們相聚一堂,小珮(化名)的媽媽急著讓小珮趕快吃完飯,但小珮吃得很慢,顯得有些緊張。媽媽一再催促,甚至動怒責罵了小珮,讓小珮感到難過哭了起來。媽媽這時心中掠過一絲猶豫:「我應該向孩子道歉嗎?該如何開口呢?」

蔡百祥指出,每位父母都會在與孩子相處中,遇到需要道歉的時刻。但什麼時候才是向孩子道歉的時候?又該說些什麼呢?

●習慣成自然

蔡百祥表示,在生活中的各種小時刻,都可以是道歉的時機。當然,這並不表示無時無刻不斷道歉。而是當我們發現自己做出不太合適的舉動時,都應該向孩子道歉。

●描述事件

蔡百祥指出,可以坦誠地向孩子描述發生的情況,包括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可以說:「你大喊大叫,然後我也跟著生氣了。這讓你感到害怕了,我很抱歉。」透過溫柔且明確的描述,孩子往往也能理解並體諒父母。

●避免責備

他也提醒,當開始道歉,要避免轉而責怪孩子。無論指責孩子做了什麼,都不能解決問題。

●別找藉口

蔡百祥強調,不要將生活中的壓力當作為發脾氣的藉口。我們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尋找藉口逃避。道歉時,要真心誠意,且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要強迫孩子接受道歉;在道歉後,用自己的行動證明自己的誠意,並等待孩子準備好接受道歉和重新建立情感聯繫。

蔡百祥覺得,透過跟孩子討論出「不同的處理方法」,讓雙方都能有更好體驗,從中建立更加健康、和諧的親子關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