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健康網》霜降養生宜平補 中醫教「這樣做」顧肺養胃又潤燥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今(24日)為24節氣的霜降,同時也象徵著未來的天氣即將逐步轉冷凝霜。中醫師王大元表示,霜降養生以「平補」為主,不宜選用甘寒之品,著重養胃、養肺和滋陰潤燥。而霜降由濕轉乾更為明顯,燥邪更易傷害人體津液,因此建議可吃生津潤燥、宣肺止咳的白色食材;另,也要防秋鬱,日常可按壓尺澤、內關、神門等穴,有助調整情緒。
王大元在臉書專頁「元氣中醫師 王大元」發文指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意味著肅殺凝結的秋天氣息,也是冬季霜露的濫殤。此外,古人認為冬季進補不如霜降進補、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因此在深秋時節先將腸胃顧好,冬天才能手腳溫暖,否則到了天寒地凍的嚴冬,此時腸胃早已虛不受補,想補也吸收不了。
王大元表示,秋天屬於五行中的「金」,對應到肺臟,肺主一身之氣,喜潤而惡燥,肺又主皮毛,與大腸相表裡,霜降節氣由濕轉乾更為明顯,燥邪更易傷害人體津液而出現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問題,像是口乾舌燥、氣喘燥咳、皮膚乾裂和大便不暢等,當體內津液不足和氣溫降低,筋脈更失於濡養,可能發生小腿抽筋等,多由秋燥引起。
王大元強調,要預防乾燥症狀,關鍵在於養肺與潤燥,一般人可以吃點能生津潤燥、宣肺止咳的水梨、蘋果、蘿蔔、白果、杏仁、川貝和蜂蜜水等白色食材,過敏和虛冷體質則應減少食用。此外,秋燥容易上火,應減少如辣椒、花椒、肉桂、生薑及酒類等辛辣刺激物的攝入。
王大元提醒,除了秋燥之外,同時要預防秋鬱,深秋後日照減少,草木凋零,易使人意志消沉、情緒低落,小心憂鬱症上身。穴道按摩方面,可以搓揉手肘內面的「尺澤穴」和手腕內面中間的「內關穴」和內側的「神門穴」,有助於調整情緒。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