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25 10:26
臥床24年婦女 罹子宮頸癌第3期
在創世基金會苗栗分會臥床24年的51歲婦人,因大量陰道出血緊急送至苗栗市私立大千綜合醫院急診,經檢查後確診為子宮頸癌第3期。因婦人已不適合手術治療,因此安排住院接受化學及放射治療,歷經在3個月治療,病人的子宮頸腫瘤已完全消失,癌症指數也恢復正常,已順利出院,返回創世基金會繼續接受安養照護。
-
2025-04-14 16:34
中年男攝護腺數據異常 正子攝影揪癌細胞藏身處
62歲江先生10年前因攝護腺癌接受機器手臂輔助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術後攝護腺特異抗原(PSA)一度下降,但隨後數值又逐漸上升,即使加上荷爾蒙去勢治療仍無法穩定病情,進一步透過正子攝影檢查,發現骨盆腔內隱藏局部復發病灶,所幸經放射治療後,PSA指數接近歸零,1年半追蹤未再復發。
-
2024-11-24 05:30
癌症中醫照護 緩解化療副作用
癌症多年來高居台灣十大死因之首,每年造成5萬多人死亡。癌症的成因是人體細胞不正常的分裂增生及突變,後期甚至可能轉移,進而影響正常的生理功能、造成死亡。在醫學界努力研究之下,癌症的治療日新月異,患者的長期存活率也逐漸提高,但癌症治療的副作用,仍讓許多患者產生逃避治療的心理。
-
2024-11-13 13:14
台中慈濟醫院腫瘤科出書 重症者不只需處方更需「陪伴守護」
台中慈濟醫院中醫腫瘤科主任莊佳穎,將10多年來在中西合療的臨床經驗故事,寫作出版「中西合療-抗癌逆轉勝」一書,今(13)日在台中慈濟醫院舉辦新書發表會,2名病患現身說法感謝莊佳穎透過中西合療緩解其化療等副作用;莊佳穎說,出版此書是她對病患承諾,希望該書可提供患者一些守護的力量,讓患者在恐慌時可以了解
-
2024-10-09 05:30
放療新利器 三總引進「1.5T高階磁振刀」精準抗癌
「放射治療」是癌症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精準定位是降低副作用的關鍵,腫瘤影像檢查中以核磁共振(MRI)能提供最清晰的影像,然而目前放射治療多搭配電腦斷層掃描(CT)進行影像導引,對此三軍總醫院斥資5億元,引入「高階磁振造影即時導航放射治療系統」,不僅沒有輻射,治療前可精準影像對位,還能在治療中全程即
-
2024-10-08 15:23
放射治療新武器! 三總引進全國首台「高階磁振刀」
「放射治療」是癌症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精準定位是降低副作用的關鍵,腫瘤的影像檢查中以核磁共振(MRI)能提供最清晰的影像,然而放射治療多搭配電腦斷層掃描(CT)進行影像導引,對此三軍總醫院斥資5億元,引入「高階磁振造影即時導航放射治療系統」,不僅沒有輻射、治療前可精準影像對位,還能在治療中全程即時
-
2024-10-08 14:20
23歲男常流鼻血 一查驚見腫瘤鼻咽癌第4期
台中23歲蕭姓男子,去年12月起右側鼻孔反覆出現流鼻血症狀,多次前往診所治療都不見好轉,前往醫院就醫經鼻咽內視鏡檢查,赫然發現腫瘤,確診為「鼻咽癌第4期」,經採用「化學放射治療」與「免疫藥物治療」,順利康復且無殘留癌細胞,目前定期門診追蹤中。
-
2024-09-22 05:30
《健康充電站》癌症講座
台大醫院9月26日下午2時至4時在該院西址第7講堂(台北市中正區常德街1號),舉辦癌症講座。由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醫師蔡巧琳主講「頭頸癌的放射治療」、台大醫院社會工作室社工師呂宜玲和陽光基金會北區中心主任王佩珊共同主講「癌友可運用的福利資源:認識癌後社會資源、社區資源來支援」。
-
2024-09-13 05:30
清大+新竹馬偕 硼中子捕獲技術治肝癌
清華大學與新竹馬偕醫院昨宣布將展開全球首例人體試驗,以硼中子捕獲治療技術(簡稱BNCT)醫治肝癌病患,為彌漫性肝腫瘤及多發性肝癌復發病患帶來一線曙光。患者為1名60多歲婦人,曾患鼻咽癌,後查出原發性肝癌,欣然同意參與這項臨床治療,所需治療費由清華與醫院負擔,經衛福部同意後,年底就可治療。
-
2024-09-06 18:36
健康網》降低直腸癌局部復發風險 多專科團隊謀最佳療效
羅碧/核稿編輯52歲的王先生在45歲時,罹患第3期直腸癌,先接受放射線合併化學治療縮小腫瘤後才手術,手術後的病理期別為第1期。手術後繼續做化療,總共完成12次的化學治療。昨天他出席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簡稱和信醫院)舉辦的《全彩圖解 大腸直腸癌診治照護全書》新書發表會分享親身經歷,並感謝醫療團隊的細心治
-
2024-09-05 14:00
2分鐘精準圈註 AI技術讓癌症放療變得輕鬆無痛
59歲姚先生長期抽菸、喝酒、嚼檳榔,去年因吞嚥困難就醫,發現罹患第三期食道癌,經手術、化療並接受導入AI人工智慧器官圈註技術系統放射線治療,今年2月縱膈腔淋巴腺復發,考量放療部位重疊,除維持AI圈註技術,加強調整劑量保護心肺及冠狀動脈等縱膈腔內的正常器官,合併使用電腦刀放療,避免胸悶、胸痛、肺炎及呼
-
2024-09-05 10:12
下背不痛不癢腫塊迅速長大 竟是惡性軟組織肉瘤
65歲男子偶然在右下背摸到一個不痛不癢的小腫塊,原想著過些時日再去醫院掛號做檢查,沒想到這個小腫塊卻迅速長大,3個月內像吹汽球似地長到了7公分大,故到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就診,經檢查診斷是惡性軟組織肉瘤。新竹臺大分院整形外科醫師張晏誠說明,惡性軟組織肉瘤是癌症的一種,約佔所有癌症診斷的 1%,算是較
-
2024-09-02 15:35
5旬男吞嚥困難疑下咽癌復發 正子掃描揪危急頸椎感染
57歲陳姓男子罹患下咽癌第2期,接受過手術、化療和放射治療,近期卻又出現吞嚥困難,以為癌症復發到院檢查,經鼻咽喉鏡、電腦斷層(CT)檢查未發現異常,再安排正子掃描卻發現疑似是致命的頸椎感染,立刻安排至急診接受磁振造影(MRI)檢查,確認為頸椎骨髓炎伴硬膜外膿瘍,因當天病情即迅速惡化,立刻安排減壓和引
-
2024-08-25 05:30
《健康充電站》婦癌講座
台大醫院健康教育中心8月27日下午2時至4時,在該院西址東1樓第7講堂(台北市中正區常德街1號)舉辦婦癌講座,分別由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姵萱主講「婦癌放射治療與照護」、台大醫院營養室營養師郭月霞主講「這樣吃,提升抗癌力」。洽詢電話:(02)2356-2114。
-
2024-08-21 17:23
翻轉晚期肝癌!「釔90微球放療」讓15公分腫瘤消失
沈莉馨/核稿編輯患有B肝的張先生3年前診斷出肝癌,不到半年腫瘤惡化達到15公分,合併侵犯右側肝門靜脈,屬於肝癌晚期,無法手術。因而轉診至放射科,經討論後,醫師為其進行玻璃釔90微球治療,術後至今定期追蹤,影像僅發現右側肝臟萎縮,合併左側正常肝臟代償性增大,腫瘤幾乎完全消失,預後良好。
-
2024-08-19 17:56
頭麻痛、視力模糊以為壓力大老花 竟是鼻咽癌4期
58歲的李先生,2年多前常覺得頭部痠麻痛、視力模糊,因狀況持續2、3個月沒改善,到安南醫院求診,進一步檢查發現右眼後有1顆腫瘤,是鼻咽癌4期導致海綿竇症候群,雖然處理棘手,醫、病討論後,患者接受影像導引的好神刀放射線治療,精準除去癌瘤,治療2年來復原情況佳、持續追蹤。李先生罹癌治療後也把過去的菸、酒
-
2024-07-31 05:30
8旬嬤肝腫瘤靠近心臟 栓塞+放療清除癌細胞
83歲廖姓婦人7年前因吐血、腹水緊急就醫,當時肚子腫脹,檢查後判斷是C肝導致肝硬化合併食道靜脈曲張,經藥物治療後病情好轉,不料去年初門診追蹤時,意外發現心臟旁長出2公分大肝臟腫瘤,考量手術或電燒風險太高,改採栓塞、放射治療,抗癌1年後證實清除癌細胞,讓她卸下心中大石。
-
2024-07-30 13:48
8旬嬤治癒C肝又發現肝癌 栓塞+放射治療助清除癌細胞
83歲廖姓婦人7年前因吐血、腹水緊急就醫,當時肚子腫脹,檢查後判斷是C肝導致肝硬化合併食道靜脈曲張,經藥物治療後病情好轉,不料去(2023)年初門診追蹤時,意外發現心臟旁長出2公分大肝臟腫瘤,考量手術或電燒風險太高,改採栓塞、放射治療,抗癌1年後證實清除癌細胞,讓她卸下心中大石。
-
2024-07-23 09:53
婦人突上腹痛、血便是胃癌4期 免疫治療合併化療治癒
66歲徐姓婦人有貧血問題,但每年皆健檢,日前突上腹痛解血便、呼吸急促,到台中慈濟醫院檢查竟為胃癌4期並轉移到肝臟。經該院副院長、一般外科醫師余政展安排住院,接受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3個月肝臟轉移、胃腫瘤幾乎消失,到達完全緩解。余政展呼籲晚期胃癌病人不要放棄,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有機會翻轉胃癌。
-
2024-07-21 05:30
短療程放療 直腸癌前導治療新選擇
陳先生最近因為連續2週排便有血而前來就醫,最終被診斷出局部晚期直腸癌。在與醫師討論後,陳先生選擇了短療程放射治療,隨後進行12-16週的化療,再重新評估腫瘤情況以及手術的方式。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癌症登記資料統計,大腸直腸癌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1位、女性為第3位;死亡率的排名於男性為第3位、女性為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