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儀 台南新樓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簡介
專長為內、婦、兒科體質調理,小兒成長發育,產後調理,異位性皮膚炎,顏面神經經麻痺,中醫美顏針灸
經歷
高雄醫學大學香粧品學系研究所碩士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學士
高雄市天主教聖功醫療財團法人聖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台灣顏面針灸醫學會美顏針專科醫師
中醫醫療機構負責醫師婦科臨床醫學指導教師
中醫醫療機構負責醫師內科臨床醫學指導教師
相關文章列表
-
2025-03-03 05:30
天天洗髮還是有油臭味 中醫調養體質治本
最近門診來了1位30多歲的年輕上班族女性,頭髮容易出油,且出現臭油耗味,頭髮開始變細,容易斷裂,臉泛油光,每天洗頭仍無法改善頭皮出油狀況。 -
2025-01-27 05:30
開心團圓吃太多 麥茶健脾、按穴助消化
許多人過年時熬夜,因為團聚,吃了許多平常不常接觸的零食,例如:核桃、年糕、甜食、零嘴、瓜子等高熱量、高油食品,容易造成脾胃濕熱,也就會造成「脾胃失調」。 -
2024-11-30 05:30
點人工淚液仍乾澀 中醫「養陰生津」緩解「乾眼症」
乾眼症是眼科門診常見的問題,由於現代人長期用3C產品,手機、電腦不離身,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加上生活作息不規律或隨著年齡的增長,視力老化,造成淚水分泌不足,淚液分布不均或無法適當維持眼球表面濕潤,造成眼睛容易有異物感,乾澀,畏光,疼痛。許多人習慣自行購買人工淚液或眼藥水緩解不適,但有些民眾就診時反映「點了人工淚液後,還是覺得眼睛好乾」。 -
2024-10-25 05:30
睡好子午覺+穴位按摩 提升專注力
現代人工作勞心勞力,要養生、養心,首重「子午覺。古人把晝夜24小時分為12個時辰,每2小時為1個時辰,夜晚23時至凌晨1時為子時,日中11時至13時為午時,此時夜眠、午睡稱為「子午覺」。子時與午時是一天中陰陽相互交接的時刻,睡好「子午覺」,有利於人體陰陽之氣相互順接,以順應自然規律。 -
2024-09-12 18:06
健康網》月餅吃多易生「痰」 自製中藥茶飲消脹解膩
月餅是每年中秋節過節的必備甜點,蛋黃酥多層次的酥皮,餡為棗泥、豆沙、鳳梨、還有巧克力,抹茶口味等,每個口味都想來一口,但是吃多了,除了熱量爆表外,也造成腸胃負擔。 -
2024-08-30 05:30
中暑分陰陽 高溫衝冷氣房恐「陰暑」上身
最近天氣悶熱,有些人直接把電風扇對著身體吹,但是吹了以後,感覺頭脹,胸悶等不舒服症狀出現,此種狀況稱為「陰暑」。 -
2024-07-15 05:30
中醫解暑4飲品 生津清熱健脾胃
最近天氣持續高溫炎熱,很不舒服。中醫認為,「暑為陽邪,最易傷氣耗津,治應辛涼散熱」,意思是暑氣容易耗傷人體津液,當人體大量水分喪失,口渴及大量流汗後容易出現疲倦、全身無力,且有中暑或熱衰竭的可能,所以適量補充水分是必要的。 -
2024-06-08 05:30
端午吃粽怕脹氣 中醫教按穴+茶飲助消化
端午節將至,家家戶戶開始準備粽子應景,在台灣,粽子總類豐富,但若吃太多,會造成腸胃負擔,導致造成消化不良之情形。 -
2024-02-19 05:30
熟女臉黃脹氣怕冷 中醫調理找回好氣色
30多歲張女,平日面色枯槁、蠟黃、暗沉,吃到較油食物會有腹瀉狀況,因易脹氣食慾不好,有時1天只吃1到2餐,伴隨天氣變化容易鼻過敏,手腳冰冷、怕冷,張女肺脾氣虛,建議調理脾胃、兼補肺氣。 -
2024-02-18 11:11
皮膚蠟黃暗沉易脹氣怕冷 中醫救回好氣色
30多歲張女士,平日面色枯槁、蠟黃、暗沉,試過坊間多種保養品不見效,平常容易脹氣,吃到較油食物會有腹瀉狀況,因易脹氣食慾不好,有時1天只吃1到2餐,伴隨天氣變化容易鼻過敏,手腳冰冷、怕冷。中醫師指張女體質屬於肺脾氣虛,中醫調理要幫脾胃正常運作、兼補肺氣。新樓醫院中醫師趙家儀指,人的五臟六腑健康與否會影響臉色,張女體質屬於「肺脾氣虛」,「肺氣虛」者皮膚容易乾燥、面容憔悴、黯淡無光;「脾氣虛」體質會讓人面色萎黃無光澤,中醫調理上,第1步是幫助脾胃運作正常兼補肺氣,就能使肌膚變美、容光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