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吃粽怕脹氣 中醫教按穴+茶飲助消化
文/趙家儀
端午節將至,家家戶戶開始準備粽子應景,在台灣,粽子總類豐富,但若吃太多,會造成腸胃負擔,導致造成消化不良之情形。
粽子的食材主要是糯米,糯米入脾、胃,味甘性平、無毒,含有蛋白質、脂肪、鈣、鐵等豐富營養素,可以滋養胃氣,針對體質虛弱者有幫助。但因包入油膩的餡料如滷肉、蛋黃為高蛋白,腸胃排空速度較慢,針對腸胃功能較差者負擔較大,也容易造成血糖飆升,因此血糖不穩定者也不宜吃太多。
按摩天樞穴 緩解脹氣
當出現餐後脹氣時,建議飯後1小時後走路散步,或是輕輕按摩腹部,也能按摩天樞穴(以肚臍為正中心點,兩側旁開3橫指處,輕輕按壓)以利緩解脹氣。另外,可以配合山楂、麥芽各1錢,用1.5碗的水大約煮成8分滿,健脾消食。但是孕婦或體質虛弱者(容易疲倦,頭暈),或體質偏虛弱的老人不宜飲用,若效果不佳,也可以尋求專業中醫師的協助。
山楂麥芽茶 健脾消食
夏天陽氣旺,暑氣重,加上最近梅雨季節,環境變得又濕又熱又悶,容易讓人無食慾,吃不下飯,身體容易變得沉重,胸悶不適。若吃粽子時,體質偏濕熱者(例如怕熱、大便偏黏、口苦口臭、身體疲倦、小便臭),可以配合選擇玉米鬚茶或是綠豆薏仁湯解暑化濕,但若是體質偏寒濕體質者(例如容易水腫、女性白帶多、大便軟爛不成形、怕冷,或容易水腫者)則不宜服用綠豆薏仁或是玉米鬚茶,吃粽子時,反而可以選擇平性的四神湯健脾利濕,較有幫助。
若手邊沒有這些茶飲,也可以配合富含膳食纖維的水果,例如性味平和的芭樂、蘋果、金黃奇異果或木瓜等,也可以幫助消化,調整腸胃功能,減少脹氣的感覺。
要提醒的是,粽子盡量以1天1顆為限,醬料不宜太多,搭配青菜一起吃,以便健康過端午。
(作者為台南新樓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