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酗酒男走路劇痛 竟是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2021/10/18 05:30

▲患者因左髖關節疼痛就醫;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王大翊)

文/王大翊

53歲許先生長年有飲酒習慣,受疫情影響在家待業超過半年,每天心情鬱卒借酒消愁,雖然左髖關節偶爾感到不適,卻不以為意,直到日前從家中走到距離100公尺的便利商店,步行過程讓他痛不欲生,赴醫檢查確診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經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後,症狀大幅改善,他也嚇得從此戒酒。

飲酒過量傷害髖關節

許先生疫情前就因長期大量飲酒,左髖關節經常感到不適,雖然有透過藥物保守治療,但受疫情影響,許先生失業超過半年,這段期間每天在家喝悶酒,卻使得左髖關節不適的症狀日益嚴重,赴醫檢查發現竟是大量飲酒導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甚至必須走上手術一途,才能恢復原本的生活品質。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好發於50歲左右的民眾,是造成年輕人與中年人髖關節病變最常見的疾病,症狀初期通常會出現輕微髖關節疼痛、鼠蹊部痠痛、膝關節痠痛等,同時伴有輕微跛行狀況,通常休息或服用藥物後能緩解,因此往往忽略治療黃金時間。

好發於50歲民眾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可分為外傷性與非外傷性,前者因嚴重外傷造成股骨頸骨折或髖關節脫臼;後者可能因類固醇類藥物,或大量飲酒造成肝臟脂肪代謝異常,引起血管中凝血功能障礙,在台灣,因飲酒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患者,佔所有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的1/3。

通常出現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症狀,會先透過抗發炎藥物治療,但若症狀遲無緩解,則會在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早期(第1、2期)進行核心減壓手術,改善局部血流供氧狀況。因許先生已經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合併塌陷,則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才順利解除疼痛,並恢復行走負重的功能。

提醒民眾,長期飲酒過量除了會影響肝臟、引起腸胃疾病和精神病變,甚至會造成髖關節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建議有飲酒習慣的民眾,若關節疼痛狀況持續2-4週,且有輕微跛行狀況,務必赴醫接受詳細檢查,以延緩疾病惡化程度。

(作者為西園醫院骨科關節中心主任)

▲紅圈處為患部。(照片提供/王大翊)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