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年婦突感腹部不適 就醫檢查竟發現大腸癌

2023/11/01 15:47

一般外科醫師李浩銘表示,大腸癌是源發大腸或是直腸的惡性腫瘤,其早期發現與適切治療關係深遠,常見的症狀包括出血、腹痛、貧血或排便習慣改變,定期健康檢查也能發現無症狀患者。(北榮新竹分院提供)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南部一名中年婦人在新竹縣竹東地區宮廟靜修,期間突感腹部不適,前往臺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就醫,經醫師診斷罹患大腸癌,原本計劃轉診至臺中榮民總醫院進行後續的手術及化學治療,但患者因故選擇留在新竹治療,經腹腔鏡手術順利完成後,返回南部地區繼續接受後續的化學治療。

北榮新竹分院一般外科醫師李浩銘表示,大腸鏡檢查發現這名婦人於升結腸有一大小約3公分的潰瘍性腫瘤,切片結果顯示為大腸癌。經過仔細的評估和治療規劃,進行腹腔鏡手術,手術成功切除了患者的右半結腸及清除淋巴結。由於腹腔鏡手術的特點,患者的傷口較小,康復迅速。

李浩銘指出,大腸癌是源發大腸或是直腸的惡性腫瘤,其早期發現與適切治療關係深遠,常見的症狀包括出血、腹痛、貧血或排便習慣改變,定期健康檢查也能發現無症狀患者。大腸鏡檢查是最常用的診斷方法,有助於確定癌症的位置和範圍。身體理學檢查和胸部、腹部、骨盆的電腦斷層掃描有助於確定臨床分期,同時血清CEA檢測也是重要的參考。

治療方式主要為外科手術切除,部分早期腫瘤可以內視鏡切除,術後的輔助性化療有助於預防復發及增進疾病治癒率。早期發現、適當治療和定期監測對於戰勝大腸癌至關重要,若民眾出現相關症狀或需要進行篩檢,請立即就醫並尋求醫師建議。

大腸鏡檢查發現患者於升結腸有一大小約3公分的潰瘍性腫瘤,切片結果顯示為大腸癌。(北榮新竹分院提供)

一般外科醫師李浩銘以腹腔鏡進行手術,成功切除了患者的右半結腸及清除淋巴結。(北榮新竹分院提供)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