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麻疹疫苗爆搶打 醫疾呼:1980年前出生不用搶!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中部醫院麻疹群聚累計16例,匡列逾3千名接觸者,因數量過多無法全面追蹤,只能呼籲有足跡重疊者自主健康管理,消息一出引發疫苗搶打潮,甚至有建商要求員工接種「麻疹疫苗 (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MMR)」才能參加尾牙。不過感染科醫師指出,1980年前出生者多已自然感染具免疫力,無需再接種;疾管署也強調,建議1981年後出生、15年內未追加疫苗的醫護人員補打一劑,一般民眾無追加必要,即使出國也需視目的地疫情決定。
林口長庚小兒感染科醫師陳志榮說,目前感染病例集中在20至40多歲,主要是20歲以上民眾,因童年時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會隨時間下降,因此較容易感染,而1980年前出生者,也就是45歲以上多數人曾自然感染麻疹,已具免疫力,無需再接種疫苗。
陳志榮提到,台灣最近一次麻疹大規模流行是在1980年代,目前國內風險相對較低。他認為其他國家MMR疫苗接種率較低,航空人員、經常出國者暴露於疫情環境,而醫護人員也因接觸患者,感染風險相對較大,因此真正需要優先接種疫苗的是「醫護人員、航空人員及經常出國者」。
陳志榮分享,他正在追蹤醫療人員接種後抗體表現,發現確實保護力會逐年減少,但基本上接種後1至2年內保護力穩定,保護力是否逐年減少至完全消失則因人而異。過去台灣麻疹流行時,民眾可能因偶爾接觸病毒而自然增強免疫力,如今麻疹在台灣已接近消除,接觸機會減少,抗體下降是正常現象。
陳志榮強調,麻疹疫苗非常安全,常見副作為接種後出現輕微疹子,不過免疫缺陷者或使用免疫製劑者及孕婦都不建議接種。台灣目前麻疹傳播風險相對低,即使感染也有好的治療,民眾無需過度恐慌。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也呼籲民眾應理性看待疫情,他表示,麻疹傳染性高,但大多數患者可自行康復,併發症發生率低,一般症狀包括發燒、咳嗽、流鼻水、結膜炎等,近日詢問麻疹疫苗的民眾明顯增多,但麻疹疫苗原本屬於少量供應,主要提供給兒童依照常規接種,因此應以「高風險族群」為優先追打對象。
「發生大規模流行的機率很低!」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目前針對麻疹疫苗的建議接種時程是滿1歲和滿5歲各接種1次,符合國際上大多數國家的做法。我國麻疹疫苗接種率相當高,第一、二劑接種率都達97%至98%,整個社區的麻疹免疫力非常好。
曾淑慧說,目前僅針對1981年後出生的醫護人員,因風險較高,建議追加一劑疫苗,一般民眾沒有追加接種的必要,即便是需要出國,也要看前往的國家是否有麻疹疫情,例如國人常前往的日本、韓國、甚至美國,現階段都沒有麻疹疫情。
發燒新聞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