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乳癌「術中放射治療」 減少術後放療奔波

2023/02/05 11:17

南投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嚴儆恒表示,乳癌病人透過「手術中放射治療」,可減少術後頻繁到院做放射治療的不便。(南投醫院提供)

〔記者劉濱銓/南投報導〕乳癌多年蟬聯女性惡性腫瘤發生率第1名,治療方法中的放射線治療,可針對局部腫瘤,利用高能放射線攻擊病灶,衛福部南投醫院表示,多數乳癌病人需每週治療5次,整個療程長達數週,惟有病人反映請假治療影響工作,近來則透過「手術中放射治療」(IORT)新技術,可在病人術中切除腫瘤,並對腫瘤周邊進行一次性高劑量放射治療,減少術後頻繁就醫治療的不便。

該院放射腫瘤科醫師嚴儆恒指出,放射線治療的次數與時間,會依病人情況、腫瘤部位及治療反應有所調整,大部分的病人每週治療5次,每次花費10至15分鐘,整個療程則會達數週,由於部分病人反映每天往返醫院做放射線治療,覺得很累很麻煩,甚至需要請假影響工作及生活品質。

若民眾無法接受每天依指定時間到院治療,該院也有「手術中放射治療」技術,病人在手術中先切除腫瘤,接著對腫瘤周邊施行一次性高劑量的放射治療,減少病人術後頻繁往返醫院治療的不便,也達到降低復發率的效果。

他說,根據歐美大型研究TARGIT-A報告,早期乳癌接受手術中放射治療,可達到與傳統放射線治療相似的腫瘤控制率,甚至存活率優於傳統放射治療,讓早期乳癌患者在節省時間與增加存活率上獲得雙贏。

但並非全數乳癌患者都適用該療程,建議腫瘤小於3公分、無淋巴腺轉移的患者,且目前術中放射治療屬自費項目,患者是否符合條件,還需醫師評估,並與病患討論而定,並呼籲定期檢查,若發現罹癌應儘早接受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